《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珮珊 2022/07/29 檢舉 我要評論

梭羅曾說:

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與他能舍棄之物的數量成正比。

衡量人是否幸福,不是看他擁有了多少,而是看他敢于舍棄多少。

雜物管理家山下英子寫的《斷舍離》,自2009年出版以來,風靡全球,好評如潮。

這本書簡體中文版銷量更是累計突破了120萬冊,被張德芬、陳數等大力推薦。

她在書中倡導通過身心修行,在雜物上做減法,在心靈上做加法。

這本書引導我們,斬「斷」物欲;

「舍」棄廢物,來脫「離」執念,化解自我否定的心結,永葆萬物晴朗的心情,重現煥然一新的力量。

通過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一.自我覺醒,轉變認知

作者在書中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我們處在物欲過剩的年代,就像是自己變成了一條鲇魚,找不到本來就存在的進出水口。

被形形色色的東西和廢棄物包圍著,困在水槽里,整日一籌莫展……

這個比喻,形象地展現了很多人為物所困的處境:

我們喜歡買買買,無法控制自己;

但每當回到充滿雜物的家庭,又會被狹小擁擠的空間逼得透不過氣;

久而久之,焦慮和抑郁的情緒便涌上心頭。

沉陷物欲無法自拔的深層原因,其實是我們心中頑固的物質軸思維。

當我們面對琳瑯滿目的物質時,不是從「這個東西是否需要」的角度,而是站在「這個東西能不能用」

的角度。

于是,大家總想著如果這個東西還能用,那就留下吧,別浪費。

但《掃除力》中卻有這樣一個觀點:「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自己的房間。」

當房間被填滿雜物,久而久之,空氣會變得混濁,空間會凌亂不堪。

心由境生,我們的心情自然也會隨著變得沉悶焦慮,郁郁寡歡。

而改變這種狀況的關鍵,就在于思維的轉換,把「物質軸思維」替換成「空間軸思維」。

相比「怕浪費」的物質軸思維,空間軸思維強調的是:

根據需要,在兼顧實用性和舒適度的同時,更換和縮減生活用品,以此實現生活的「新陳代謝」。

這個過程,看似是在整理物品,實際卻是在整理我們的內心。

只有當我們擺脫物欲,敢于舍棄那些無用的東西,才能擁有俯瞰生活的能力。

《我決定簡單生活》的作者佐佐木典士,就是通過丟掉無用的物品,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狀態。

斷舍離前,回到充滿雜物的家,他的生活和頭腦是混沌的:

每天下班,隨手將臟衣服一扔,在浴室沖個澡,就開始邊喝啤酒邊看電視;

第二天早上,又不情不愿地套上皺巴巴的衣服,出門上班;

因為腦子里充滿了消極的雜念,害怕被人嘲笑,想做的事總是一拖再拖。

可當他把生活物品減至最少后,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也隨著改變:

他開始喜歡在清晨陽光的撫慰中自然醒來,在寬敞干凈的房間里閱讀寫作、拉伸身體;

也熱衷于社交和旅行,欣賞一年四季風景的變化……

短短兩年,他就逆襲為主編,出版了自己的書。

在斷舍離的過程中,通過審視物品與自我的關系,佐佐木不僅清除了房間里的雜物,更完成了一次思維的轉變,認知的覺醒。

誠如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所說:

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

真正的斷舍離不只是簡單的清除雜物,而是一種舍得的智慧。

二.自我改變,為生活做減法

一次哈佛教授詹姆斯同好友卡爾森打賭,說自己能讓他在短時間內養一只鳥。

毫無養鳥計劃的卡爾森聽后,不以為然。

但很快詹姆斯給卡爾森送來了一個精美的鳥籠,事情開始因為這個鳥籠發生轉變。

此后,每次有客人到卡爾森家做客,看到鳥籠,都會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ㄙˇ了?」

一次次的解釋后,卡爾森不堪其擾,只好買了一只鳥。

這就是著名的心理學效應「鳥籠效應」——當外在的空間被雜物所占據,我們就會漸漸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

如果我們什麼都舍不得扔,那還談什麼生活質量呢?

關于如何清除雜物,改變生活空間,山下英子老師在書中給出了以下幾條建議:

1.認識現狀,把所有蓋子打開。

只有當我們把衣柜、壁櫥、抽屜都打開,讓平時看不見的東西全部展現在眼前,才能意識到自己究竟擁有多少的東西。

先掌握物品的量,才能提前做好規劃和準備,從而在整理時事半功倍。

2.停止自我否定。

有些女性會自嘲自己是不會收拾家務的女人。

尤其是職場高知女性,容易陷入完美主義的怪圈,自責心理越來越強。

只有擺脫這種自罰性的思維,學會肯定和相信自己,才能在行動上實現改變。

3.描繪家的具體構想。

通過構想健康舒適的居住空間和藍圖,憧憬理想的家,邁出斷舍離的原動力。

4.扔掉「怎麼看都是垃圾」的東西,留下「必要、合適、愉快」為標準的物品。

經濟學上有個「巴萊多定律」。

它指的是:

公司80%銷售額是由20%的員工創造的;80%的成果是在所花全部時間的20%中產生的……等這類現象,簡稱80/20定律。

這個定律,在收拾整理家務也同樣適用。

留心觀察和篩選后,你會發現在我們的房間里80%的物品,是忘卻物,目前在使用的東西只占了20%。

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扔掉這80%的「忘卻物」,只留下「必要、合適、愉快」的物品,形成良性循環。

所謂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

如果一個人連物質上的整理都難以完成,又怎能期待他去處理生活中那些更紛繁復雜的事?

學會為生活做減法,才能為生命做加法。

三.自我升華,為人生做加法

物質的低配,往往能帶來精神的頂配。

斷舍離的魅力,便在于讓我們的人生得以重組、升華,遇見更好的自己。

1.改善「煩惱體質」。

山下英子強調:

內心的斷舍離,并不是一個一個消滅具體的煩惱,而是要改善人本身的「煩惱體質」。

對于煩惱的人來說,一個良好的狀態會讓煩惱本身自動解除。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道:

草有妨礙,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著了一分意思,即心體便有貽累,便有許多動氣處。

人生的煩惱和痛苦,就像是雜草一樣,只有盡快拔除,學會心靈斷舍離,才能恢復生命的愉悅與通透。

所謂: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中現,人情淡始長。

一個人的內心越是豐盈,越不會受負面情緒裹挾,生活越容易開心與滿足。

2.減少欲望。

聽過一句話說:

「大多數時刻,人的不快樂,并非來源于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是欲望太多。

19世紀中期,美國正處于由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轉型的初期,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風靡全國。

作家梭羅在經歷諸多失望之后,在瓦爾登湖畔搭了間木屋,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森林生活。

與自然為伍,與禽獸為鄰,無欲無求的生活,反而令他精神世界越發充實富足。

兩年后,他走出森林,完成了一部曠世經典——《瓦爾登湖》。

有人曾問梭羅,你怎麼能放棄掉生活中那麼多快樂?

梭羅回答說,因為我非常喜歡這種生活。

而這句答案中,藏著的道理便是:

心若簡單,所見之景皆幸福;心若自在,所到之處皆快樂。

3.珍惜當下。

斷舍離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地練習著:如何放下執念,如何接納煩惱、衰老、病患和ㄙˇ亡。

而不念過去,不畏將來,能讓我們更好活在當下,活出更好的人生。

法國思想家蒙田曾說: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長短,而在于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卻活得很長久。

通過斷舍離,我們雖無法延長生命實際的長度,卻能收獲一個更有質感的人生。

寫在最后

作家蘇芩所說: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學會做減法,學會舍得和放棄,方能獲得輕盈和靈動的人生。

丟掉一個忘卻之物,就騰出一點生活空間。

處理一件多余之物,就減少一份心靈負擔。

斬斷一份過去之情,就迎來一份前行動力。

愿你勇于斷舍離,常懷樂觀心,熨平生命坎坷的褶皺,開啟安然愜意的篇章。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