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廚房是每天都會用的區域。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多花心思把廚房整理妥當,這樣做起飯來才會更得心應手!
你看看以下的對比:
堆滿物品的臺面、昏暗雜亂的廚房環境....
經過整理后的廚房,干凈整潔、美觀舒適!
試問一下,哪一個廚房更能打動你呢?
答案當然是后者。
所以,我們要將廚房整理好,關鍵就是要管理好在廚房里的物品。
如何空出操作臺面?
雖然物品會因我們的生活變化而發生變化,當你認真去關注這些變化的時候,你會從中觀察出一些共同點。
日本主婦米娜非常重視重視廚房的收納,經過2年的各種試錯,終于摸索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收納方法。
她總結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整理廚房物品時,重點要考慮的是【便于使用】。
一般是根據拿取物品的動線作為整理的標準:
● 通過減少使用頻率較高的物品的動作次數及根據收納空間的位置分布,來減少動作的負擔;
● 所有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以及將物品放置于使用地的附近,可以縮短動線。
要是將物品收納妥當,能有效減少家務的時間。
① 爐灶下收納:
米娜將經常使用的廚房工具,放置在爐灶下的第一個抽屜,根據長時間的了解和探究,她認為這些廚房工具使用的頻率是最高的。
將零散的工具統一收納在同一個抽屜中,更方便拿取,烹飪時更舒暢。
② 鍋具和各種調味料的儲存:
爐灶下第二個抽屜,米娜選擇放置各種調味料和鍋具。
只要做菜就會用到鍋具,所以放在第二抽屜非常方便拿取。
同時,在炒菜過程中,只需要打開抽屜,就可以拿取油、鹽、糖等調味料。動作迅速,不需要關火和花時間翻找,完全不擔心會耽誤炒菜。
③ 食物存貨儲存:
廚房會用到的食物、輔料等存貨放在了第三個抽屜。替換了包裝,重新更換新的收納盒放置,在蓋子上貼個標簽,一目了然。
小包裝的食物和其余物品,垂直豎立在分隔盒中,便于收納。
④ 洗碗機下的抽屜:
用來放置使用頻率一般的物品,例如塑料袋、排水網和保鮮盒等。
⑤ 水槽下的收納在水槽下收納經常使用的備菜工具,例如刀具、洗菜盆等。
需要用的時候只需要拉開抽屜,就能立刻找到所需要的物品了。
廚房臺面屬于操作區域,不屬于收納區域,不要把低頻率使用的物品放在該區域。
只要將所有的物品合理地安排好位置,用完直接放回原位,那麼廚房的秩序就能得到有效地維持,更容易打造出一個高效的廚房。
如何維持抽屜的秩序?
想讓物品乖乖地待在柜子中不擾亂秩序?想要一打開抽屜就能擁有物品一目了然的視覺觀感?
有時候不得不利用一些小工具來「管控」它們。
筷子、叉子、勺子等細長型的餐具,可以利用尺寸合適的細長型的風格和放置,分隔后的物品被固定住了,沒有寬裕的空間讓它們自由滾動,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凌亂感啦!
不同大小的物品,收納工具不一樣,像這類面積較大的盤子,可以利用文具箱來垂直收納。
如果同類型的盤子較多,也可以選擇平鋪收納。
抽屜內增加伸縮桿固定收納鍋具,相比平鋪疊放式的收納,垂直收納更方便拿取,不用全部拿出來再選擇需要的那個,省時省力。
廚房里少不了的大米和雜糧,可以利用透明容器代替塑料袋,既美觀又直觀!
如果是放在抽屜內的,貼上簡約的標簽,便于查找。
各種調料類的同理。貼上標簽后,即使抽屜里放滿了同款,也可以快速識別所需的物品。
利用透明密封盒分裝好的食物,是不是很好識別?
用紙盒收納保鮮膜,統一管理,像取抽紙一樣簡單。
廚房各種儲備的小雜物,例如清潔劑、抹布、海綿等。
使用分隔盒整理收納后,零散的物品瞬間變得整潔有序,甚至變得更美觀了,打開抽屜就是一種享受!
如果廚房收納空間太小,實在無法收納完本應歸屬于廚房的物品,那可以在廚房附近安排一處空間專門收納其余廚房用品。
建議將使用頻率低、大體積/面積的物品分放出去。
如果廚房臺面的物品超過20%的空間被占用,那就說明你是時候該整理廚房,好好地理清廚房的物品啦!
在整理時不妨拍下整理前后的對比照片,感受整理帶來的魅力,下次整理會更有動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