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來一部爆款韓劇回歸。
上線三天,就刷新了TVing平臺原創劇付費訂閱人數紀錄。
一舉捧出了「今年最好磕的CP」。
豆瓣評分更是如同開掛。
從第一季的8.4分升到了9.0分。
一口氣磕了4集后,香玉單方面宣布,它就是年度最佳愛情劇——
《柔美的細胞小將》第二季
2
這部劇改編自韓國超人氣漫畫,原作的點擊量就突破30億。
有了成功的選角加持,劇版更是備受矚目。
金高銀飾演女主柔美,年齡30+的戀愛苦手。
夢想是成為愛情小說家,現實則是給面條品牌寫賣貨文案。
談過戀愛,有過心動,卻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BE了。
前前男友出/軌,以《釜山行》喪尸般的速度在她眼皮子底下落荒而逃。
前男友和女友人交往過密,還創業失敗,到了要吃軟飯的地步。
好不容易有個來電的男同事,春夢做完,又驚聞對方只愛男人。
柔美是眾多大城市白領的縮影。
心動常有,但真愛卻已成奢侈品。
而這部劇的最大亮點,也正在于對戀愛心路的刻畫,無比細膩引發共鳴。
這還得歸功于「跨次元」的腦洞設定。
劇中通過各種細胞來表達主角的心理活動。
比如,始終在干仗的理性細胞和感性細胞。
桃花運降臨時,感性細胞直接炸成煙花。
而理性細胞負責潑冷水。
優柔寡斷的窩囊細胞。
在柔美突然被分手的時候。
窩囊細胞不肯放棄這段感情,替前男友開脫。
還有,[嘿☆咻]細胞。
不僅饞男朋友們的身子,還抱著孔劉的海報犯花癡。
誰的《鬼怪》DNA動了?
細胞世界里,甚至還有粉黑大戰。
當柔美對同一事物的喜歡和討厭的感覺都非常強烈的時候。
細胞們就會分成兩個陣營對戰。
正方細胞會穿著統一的服裝應援。
而反方細胞則會趁著夜色,在墻壁上噴著抗議的文字。
也有塌房。
當柔美有好感的曖昧對象,和其他女性糾纏不清的時候。
本來喜歡曖昧對象的細胞們都很震驚,哭成一團。
有的還直接粉轉黑。
在現實世界與細胞世界的互動中,再常見的橋段都被演繹出了飽滿的細節和新意。
就拿失戀來說。
第二季承接第一季的故事,和柔美相戀一年的男友提出分手。
柔美出于自尊心,只能先答應。
而在心底里還是不舍得,畢竟兩人一起創造了那麼多的美好回憶。
要不是遇上男友創業失敗的打擊,兩人本來可以成為契合的一對。
與其說是心碎,不如說是不甘心。
不愿意接受現實的柔美,進入了「失戀綜合征」的第一個階段:否認期。
她隱隱覺得這段關系并沒有結束,想要開口挽留。
于是,她給男友打電話。
大半夜的,還打算跑到男友家門口求復合。
實在是太卑微了。
為了愛情,她拋棄了自尊。
也讓細胞世界里的自尊心細胞受到傷害。
只能穿著打了補丁,破破爛爛的裙子,還被其他細胞追著打。
這樣的柔美和自尊心細胞都令人心疼。
直到,柔美打的電話沒有被接通。
她才意識到真的已經分手了。
而分手的陣痛并沒有因為認清現實而消失。
之后,柔美又陷入了第二個階段,療愈期。
她盡力表現得十分灑脫,不讓周圍人察覺出來。
只在社交網站上,通過一個簡單的「TT」顏文字來代表在這段感情中所有難過又痛苦的內容。
但私下里,她為了走出失戀陰霾試了很多「療法」。
包括饞嘴細胞力薦的美食療法。
還有感性細胞提出的「藥物治療」。
所謂的「藥物」竟然是啤酒。
可正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
這招不僅沒用,還讓柔美更想念前男友了。
雪上加霜的是,柔美發現前男友居然已經走了出來,朋友圈里的照片笑容滿面。
這簡直比分手還要傷人。
一氣之下,柔美準備把前男友送的東西全扔掉。
可偏偏,理性細胞和摳門細胞又占了上風。
扔項鏈的時候。
柔美會想到這項鏈十分貴重,拿來賣掉不是更好?
扔睡衣的時候。
又覺得好不容易有一套材質這麼舒服的睡衣,不如留下繼續穿。
反正上面又沒寫著是情侶睡衣。
無論是美食、啤酒,還是「斷舍離」,都不起效果。
柔美到底怎麼才能走出失戀情緒?
答案呼之欲出——靠新的艷遇。
柔美的新對象劉巴比,由偶像出身的樸珍榮飾演。
不僅外形贏在了起跑線上。
還是個教科書級的直球選手。
其實,巴比早就對柔美有好感。
他是柔美的同事,也是公司里唯一一個發掘柔美文采的人。
會認真閱讀柔美發在社交平臺上的文字,永不缺席點贊。
也心思細膩地從文字中察覺到了柔美的感情危機。
如今柔美終于恢復單身,巴比便開始以朋友的身份接近。
了解她喜歡的音樂類型,約她去聽戶外音樂會。
知道柔美分手不久,不忘緩解尷尬:只是聽音樂,不要有心理負擔。
說罷隨手幫柔美披上自己的外套。
散步到冰淇淋小鋪,只看表情就確定了柔美的口味。
隨即給自己點了一樣的甜筒。
誰看了不感嘆一句:太會了!
劉巴比的體貼體現在相處的每一個細節當中。
哪怕表白被拒,他依然時時刻刻為柔美考慮。
保持距離,主動提出自己等下一班公交,避免一起坐車的尷尬。
在超市偶遇,也拿捏了聊天的分寸。
把話題放在美食上面,不給對方造成任何困擾。
這樣的絕世大暖男,誰頂得住啊?
柔美倔強的愛情細胞也宣布投降。
最新一集當中,兩人的車內吻戲直接磕爆。
新戀情能否HE,或許已經不重要了。
過程中的各種心動小細節,已經足夠令人回味。
這部劇也在通過各種巧思讓觀眾可以跟著柔美的視角,沉浸式體驗愛情的酸甜苦辣。
比如,色彩的變化。
在前男友提出分手時,柔美之外的世界全部變成黑白的。
這烘托出柔美的不真實感和悲傷的情緒。
后來柔美決定接受巴比的心意時,整個人都變成了粉紅色。
還有真人和動畫同框的形式。
在分手后,柔美表面十分高冷。
但背景卻是柔美的細胞們乘風破浪畫面。
表達柔美內心的不平靜。
還有攝影的巧思。
被巴比表白時,柔美背后的光暈變成了愛心形。
而之后,當柔美終于冷靜下來,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勇氣再踏入新戀情的時候。
燈光又重新變回了圓形。
這些小細節都十分用心,巧妙地體現了柔美情緒的變化。
而這部劇不止描寫了愛情中的種種境遇。
它更著重于柔美獲得的成長。
透過「失戀這件小事」,刻畫心境的轉變。
第一季中,柔美在前前男友說分手后,根本沒有思考過自尊,而是苦苦哀求。
還曾冒雨追前男友。
之后更是一蹶不振,放聲大哭。
讓細胞世界也遭遇了泛濫的洪水。
還導致愛情細胞昏睡了三年。
她打不起精神,對周圍人的示好也無動于衷。
只是機械地做出反應。
在該笑的時候笑。
顯得夸張又做作。
而到了這次失戀。
雖然也很傷心,但她不想成為被愛情打敗的弱者。
于是,試著通過各種手段調整自己,平衡好失戀和生活的關系。
在遇到新的對象時,也沒有像抓住救生艇般迫切答應。
而是冷靜下來思考自己是否具備步入下一段關系的心理準備。
這讓細胞世界里的小細胞們也有了抵御風暴的能力,不再任憑洪水擺布。
縱使情路崎嶇,柔美也能夠繼續自己的生活,理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她已經不是一定需要愛情才可以繼續生活了。
而細胞世界也終于變得晴朗。
可以讓小細胞們在失戀的海洋中繼續前行。
實際上,無論漫畫還是劇中,柔美交往過的對象都只是人生的過客。
即便完美如劉巴比,也并非這部劇的「男主角」。
他啟發柔美重新拾起自己的小說夢,在33歲事業穩定時,毅然選擇辭職。
與其說他是真命天子,不如說是柔美走向人生新階段的一個契機。
就連柔美最終的結婚對象,在漫畫中也不過是簡短交代。
從始至終,重點只有她自己。
正如細胞告訴柔美的那樣:
在人生中,不必苦苦尋覓男主角。
真正的主角,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