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這三大懸案改編而成的限制級懸疑驚悚犯罪電影,你看過幾部?第一部已經讓人壓抑,最后一部是現象級電影,太成功,也太壓抑。
《那家伙的聲音》是2007年上映的韓國驚悚犯罪電影,改編自91年綁架事件,是一部122分鐘的限制級影片。
開篇就是直接呈現質疑,一番劈頭蓋臉地質詢總統,各種社會議題的關注。
[高·潮]就是落幕,手法有點類似《恐怖直播》。
一開始不刻意回避的訴求,是給接下來男孩的被綁架做下了很好的社會性鋪墊。
影片的問題在于中后段的無節制煽情描寫,包括父母的,影響了電影的部分體驗。
特別是母親捶胸口,後來又刻意顯露胸口的瘀傷。
薛景求的表演很厲害很厲害。《孩子們》是2011年上映的韓國驚悚犯罪電影,改編自韓國真實案件而成,是一部132分鐘的限制級電影。
電影講述了5名小孩失蹤11年后才被發現尸體,而兇案一直懸而未破。
觀看影片時,我有一種很壓抑和難受的感覺,一個是因為失蹤死亡的有五個孩子,案件也始終沒有偵破;
一個是因為這個教授和記者太讓我討厭了,前中期在帶節奏,完全是在按他們的主觀意愿去推進查案,把破案當成編故事了。
教授雖有問題好歹只是思維方式鉆了牛角尖,搞得最后都有點神經瘋癲了。
可記者當時就完全是功利心發作,為了出名能重回首爾總部了,完全不在意在失蹤孩子家長傷口上捅刀子,太缺德了。
不過最后有了孩子就覺醒了知道愧疚了。影片質量還可以,離《殺人回憶》還是有較大差距,但比《那家伙的聲音》要強!
《殺人回憶》是2003年上映的韓國懸疑驚悚犯罪電影,是根據韓國三大懸案之一改編而成,是一部限制級影片。
該事件發生于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京畿道華城郡附近村莊,共有10名年輕女子遇害,僅1人幸存。
把一個還沒抓到兇手的兇殺案拍得跌宕起伏,真的蠻厲害的。
影片時刻在抓著觀眾的心,你以為兇手抓到了,但其實不是,下一次又這麼以為,但結果還是不是。
特別是最后小年輕那會兒,原以為已經一定是他了,可是最終還是和想法相反。
真兇還生活在現實中,案件懸而未決,影片結尾的男主轉頭和觀眾對視很經典。
其實影片還是有一點長,讓觀眾看到更多關于警察的腐敗和另一面,警察的無能讓觀眾更加對兇手提心吊膽。
歌聲響起雨滴落下,警察在逼迫無辜的普通人,而真正的兇手或許就在你背后。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片段,只有讓觀眾慢慢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