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大師」枡野俊明:精神的極簡,才是真正的活得高級

珮珊 2022/08/12 檢舉 我要評論

作庭即修行,步步是道場。——枡野俊明

4點起床,坐禪,誦經,掃除。

上午8點進入設計事務所開始工作。

下午6點半結束工作。

晚7點開始坐禪,誦經,與家人相處。

11點入寢休息。

這是枡野俊明一天的作息, 這樣生活已經持續了 30 多年,日復一日地重復這些事情,他并不覺得乏味。

枡野俊明說自己一直穿「兩雙草鞋」前行。

枡野俊明的人生中有兩個密不可分的角色:他既是日本古剎建功寺第18代主持,又是一位頂尖設計師,是日本國寶級枯山水大師,被美國《時代周刊》雜志評選為當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

說起自己的多重身份,枡野俊明說:「不論教授、設計師還是僧人,對我而言,只是正常的一個共存狀態而已。想要創造空間美感,我去作庭;想要傳承這種美感,我去教學;而古代作庭者都是僧人,我并不覺得自己身份特別。」

出身于禪僧世家,枡野俊明早年學習藝術,研究生畢業后迷戀枯山水、研習禪宗,進而出家為僧,一心一意潛心研究枯山水。

大道至簡,日本的枯山水其實是非常深奧的,除了能夠極致鉆研的人之外,沒有人可以觸及得到它的靈魂。

枯山水,顧名思義就是干枯的山和水。在這里,石頭象征山巒,砂粒象征湖海,把白沙耙出紋路,就產生了奔流不息的水流。

于是明明沒有真山真水,卻能讓人「看到」山川島嶼、云霧旋渦。

在修行者眼里,園中的青石白沙包含了宇宙萬物,意象化的山和水也擺脫了四季的更迭,實現了永恒。這種永恒的存在,讓人看破風花雪月、生老病死,從而達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這種看似無心實則精心的造園手法其實是 對短暫人生的思考,也體現了淡泊、玄遠、寂滅、往生的禪宗思想。

枡野俊明有緣進入這個獨特的世界,心懷感恩之心,他把枯山水當作一生的事業,并把它作為自己參禪悟道的修行手段。 說到他與枯山水的關系,枡野俊明說:表達自己、表達真理、表達極致。

枡野俊明堅持「少即多」的創作理念,為了讓每件作品都成為流芳百世的藝術品,枡野俊明每年只制作2-3個項目。

為了保持自己的靈性,生活中,枡野俊明會盡可能地與大自然相處,石頭、樹木、花草、陰影、風、鳥、胡蝶……是他工作中有密切聯系的伙伴,這是樂趣中的一部分。

因為他覺得只有身處自然當中,才能看清楚這世界的許許多多的真相,才能找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親密感覺。

每當為一座花園尋找合適的石頭其他材料時,枡野俊明都要深入自然進行研究,把全身心沉浸在各種相關元素的對話之中,從中尋求一顆石頭或一株樹木所具備的某種精神,從而確定其適當的位置。

「做加法是容易的,但做枯山水的人一生都在追求怎麼做減法,石庭的境界在于它減到了恰到好,不能再減了,這種功力是要必生修行的。

見作品如見人,是人給它生命的。」枡野俊明這樣說。

處處皆道場,在日常生活中對時間的理解上,枡野俊明更注重「活在當下」,凡事都要第一時間處理,平和喜悅地與人溝通,與物相處。

枡野俊明:「人,都是活在每一瞬間的,既不是活在未來也不是活在過去。就是活在正在呼吸的現在。所以一日一日地疊加,最后就會建筑起這個人的一生。」

枡野俊明認為作庭是修行,觀庭也是修行。

萬物皆有靈性,枡野俊明說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值得敬畏,值得尊重的。 枡野俊明堅信每一塊石頭都有它的臉和背,和石頭說話,并誠意與它面對:

「我會端詳這個石頭,然后去感受這個石頭它自己愿意待在什麼地方,以什麼樣的方式迎接陽光,以什麼樣的方式,就像一個僧人一樣,在這個庭院里打坐。

對樹,對木頭也是這樣。」

所以,當你看到枡野俊明的作品時,你會立刻安靜下來,與它們融為一體,靈魂上會醍醐灌頂的感覺。

日本著名建筑設計師伊東豐雄曾說:「 枡野俊明在城市的角落里恢復了自然的本貌。他的花園給厭倦枯燥都市生活的人帶來了慰藉,凈化了他們的靈魂。

瀑松庭:黑松,安靜地立于此處,平日的煩惱憂愁等隨瀑布流去,身心得到清凈。

龍門庭:自然排列的景石群、苔蘚與白沙形成對比,營造出清凈寂靜的空間,使觀看者能體驗到當年禪師說教的氛圍。

正受庭:所謂正受,就是心靜安定的狀態,指的是這樣的心態下所有的事物都能被正確地反映的清心狀態。

直面枯山水,就是直面自己,人們如果察覺到這一點,就能將自己的人生發揮到極致。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