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一書中講:「和物品成為好朋友,也就是和自己喜歡的東西生活在一起。」
一直相信:好的生活,不是擁有很多,而是你想要的,剛好擁有。
人都是貪心的,每一年的計劃,相信很多人都給自己規劃了許多的人生大計,我今年要完成多少多少個目標。到頭來往往哪個都做了一點,但是哪個也沒有做好。
2022年,不妨不要那麼激進,只給自己一兩個最重要的目標,堅持一年,比10個目標每個只做一個月要好得多。
那麼,我們如何選自己的年度目標呢?
鎖定年度關鍵詞,看自己最需要什麼技能。比如我今年的關鍵詞是寫作,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堅持日更1000字。
年度關鍵詞也要看自己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今年最重要的是工作,那就給自己定一個學習工作技能的目標;如果你今年最重要的是發展副業,那就選一個你喜歡的副業堅持做一年;如果你今年最重要的是業余愛好,那就不問前程只管堅持自己的愛好。
一年是是最基本的單位了,想要有所成,必須要做到量變引起質變。
如果你的目標太多,是很難全部堅持下去的,與其一次次放棄,不如開始的時候就選擇最重要的一個,堅持下去。
當你的第一個一年計劃成功了,后續的成功也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開始是用某網購APP。
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簡直發現了寶藏,很多東西都很便宜,忍不住買買買,就在剁手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直到租住的小屋略顯擁擠,我才恍然發現,自己買了很多不常用的東西。
雖然它便宜,但是占地方,還沒有使用價值。
于是,我開始清理屋子,把很多過期的和不用的東西扔掉;把自己很喜歡但是不經常用到的東西拿去二手市場賣掉。
為了防止家里再度堆積如山,我開始有意識地減少購物數量。在買東西之前,我都會問自己:這個東西是現在需要的嗎?這個東西是我喜歡的嗎?這個東西的質量好嗎?
如果答案都是「是」,那我會選擇下單,如果不是,那麼我會認真考慮要不要買這個東西,考慮之后,往往會放下一時的沖動。
當屋子里的東西少了,買的東西又都是自己喜歡的,你會發現,生活不僅沒有變壞,反而回到家就被自己喜歡的物品包圍,那才是真的舒服。
所以,我們在購物的時候,要三思而后行,買自己喜歡而且用得到的東西,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相信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樣,因為工作的關系,通訊錄里面有很多沒有見過面的朋友,交情什麼的就更談不上了。
一年下來發現通訊錄里朋友數量多得驚人,但是又不敢刪掉,生怕自己哪一天會需要對方,給他發個信息。
其實,你一直都沒有聯系過的人,以后聯系的幾率也不大了,可以放心刪除。就算以后真的用到了,也會有其他的渠道獲取對方的聯系方式。
每年開始的時候,不妨把自己的通訊錄也整理下,不需要的群果斷退了,不聯系的人果斷刪了,通訊錄里長年保持一定的人數,比如500。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良師益友的身上,值得我們深交的朋友,多聯系幾次,感情會越來越濃。
極簡主義讓我們的生活聚焦而有效,你也可以體驗下它為生活帶來的改變。
上面的三個例子,僅僅是拋磚引玉,當你真正開始極簡生活的時候,一定會融會貫通,發現更多極簡的生活方式。
不要為了過多的事物而花費太多的心思,真正值得我們珍惜的事情就那麼多,做好最重要的,你就贏了。
從加法生活向減法生活改變,最容易改變的是物質,當物質發生了變化,也會帶來心靈的變化,一起給我們的生活做減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