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箱、收納盒、收納柜……對于很難物歸原位的你來說,一提到「收納」,是不是腦海中會浮現出各種復雜的工具和繁瑣的步驟?
其實收納這件事,并沒有那麼嚇人。總結出了一套簡單好用、適合所有人的日常收納思維。平時如果能堅持做到,不需要再花額外的精力來專門做收納。
讓我們一起來跟她學學吧。
以下就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3個好習慣:
統一收納工具
衣架和收納盒盡量用同款同色,因為衣服本身顏色無法統一,那就不要再制造更多的雜色干擾視覺體驗。
我一直用十幾年了,不臟不壞,著實是值回票價了。白色衣柜用的是白色的思庫布系列,藍黑色抽屜里用的是黑色思庫布。黑色已經停產了,現在出的是灰色的。
平時衣物要歸類
男女分開,內外分開,薄厚分開,長短分開,上下分開,顏色歸類漸變排列,這些都讓東西更方便拿取。亂穿衣的季節我按照顏色優先,你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排列優先級。
能站著就別躺著
我早就發現,疊放的收納方式,我自己用是沒問題,但并不適用于所有人。盡管我可以記住并輕易拿取任意一層的褲子,但是合伙人一次就翻亂了,反復整理無疑增加了我的工作量。
為了照顧他的習慣,我改用立式收納,發現這種方式對于那些沒有收納習慣的人都適用,所以一直延續到現在。
不是一個圈子不要強融
比如秋冬睡衣蓬松柔軟,就不要和硬挺的外套收納在一起,內褲和襪子分開收納就不用說了,長襪短襪也要分開放。
分類越清晰,找起來越方便,越不容易散亂。
時常整理,淘汰更新
我不極簡,但也不囤物。
如果發現有無處收納或者亂放的衣物,就會反思一下是不是最近買多了。
那些在冷宮里吃灰的衣服,就趕緊遣散吧,一平米好幾萬的房子不是用來存放雜物的,如果舍不得,那買的時候就要更慎重才是。
我認為外物過多會內耗。
由于近些年更多地關注精神層面的自我滿足,我不需要太多的衣服,也大大減少了換季時清潔收納的工作量,就獲得了更多的時間享受精神愉悅,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不要為了收納而收納
收納整理說到底是為了方便,不要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能用一件工具解決的,我絕對不會用兩件。
比如我只有衣架沒有褲架,因為我用衣架掛褲子一樣不會變形。我也沒有加寬加厚的衣架,遇到重量大的衣服我就拿兩個衣架合并來掛。
也不推薦疊衣服褲子的時候各種塞,為了追求那種「不會散開」的視覺效果,要增加好幾個步驟,我覺得劃不來。能掛還是盡量掛起來,實在沒地方掛才疊。
你學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