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髮型真的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有非要頂著飛機頭來證明自己是不良的暴走族少年。
也有非要頂著一頭東京塔般高的迷之髮型來標榜自己是辣妹(也可能只是時尚)的個性少女。
漫果兒只有一個問題,夏天不熱嗎?無論是出于美觀還是實用,這些髮型顯然都不是絕佳選擇。
想來想去還是日本的阿貝們最有實用主義精神。
他們向世人證明了:世界上有種髮型叫做日本阿貝的髮型。
玩轉雙馬尾
hold得住流行前線的超短劉海……
呀……圖放錯了,應該是下麵這張
被精心掩蓋的地中海
再優秀的偽裝,都敵不過喧囂地風兒和豬隊友……
齊劉海有了,少不得斜劉海……
毫無假髮痕跡……
還以為戴了頂用劣質塑膠做得偵探帽……
心疼這些日本阿貝五秒,要是生在江戶時代,部分阿貝們可能就沒有這個煩惱了。因為那個時代的男士(限武士)是這樣的髮型的。(ps:漫果兒家的66真的什麼髮型都好適合,好帥呀~)
江戶時代日本阿貝們的髮型
這種髮型叫做月代頭,是日本的古代傳統的髮型之一。很多看過日本時代劇的小夥伴們應該都很熟悉。那個時候傳統的月代頭是要把頭頂部分的頭髮剃光,並用餘下的四周的頭髮束成髮髻。
這樣的操作對當時的日本阿貝們來說是一個天大的福利,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要剃掉中間的頭髮,誰還會發現你是天然的地中海呢。如果現在日本男性還繼續保持這樣的髮型,相信很多假髮公司要哭了。
月代頭起源于奈良時代,以前束這種髮型是為了在戰鬥中也能穩住武士頭盔,剃光的部分能讓頭盔牢牢地附在頭上。化學二十八級的漫果兒解釋道:就是增大表面積和表面附著力。
另一個比較務實的理由是:頭髮較少可讓武士在佩戴頭盔時不那麼熱。
關于月代頭漫果兒還想跟大家八卦一個趣聞。
江戶時代武士社會地位高,自然而然武士們的髮型也變成了一種有高社會地位的象徵。而那些擁有一頭蓬鬆亂髮的人,則被看成是不體面的人。如今我們的燙染卷啦、洗剪吹啦,換在江戶時代,那真是路人見了都想唾你一口水。
不過這樣人見人愛的月代頭髮型,去了歐洲可不吃香。歐洲人表示不懂你們日本人的審美,因而產生了下面這種趣聞。
1863年,有兩名在荷蘭留學的日本學生總戴著帽子遮掩自己的月代頭,以免被嘲笑。
可是有一天他們去電影院看電影,為了以免擋到後面的觀眾,他們不得不在電影院裡脫下帽子。.結果引起整個電影院的人哄堂大笑,還成了隔天報紙的頭條。
試想一下當年歐洲報紙頭條是吐槽日本人尊貴的髮型,有點歡樂。
如今大概只有相撲手還會留這種髮型了,但也和傳統的月代頭有點不同:他們不會剃光頭頂的頭髮。
月代頭雖然成為了時代的眼淚,不過大家還是可以在眾多時代劇中看到。
好啦,說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口乾舌燥了,漫果兒準備了些你們老公扮演時代劇時候的武士造型劇照。俗話說得好,月代頭是檢驗帥哥的唯一標準(貌似不是唯一)。
你們想帶走哪一個呢?
飛鳥時代日本阿貝的髮型
說到古代髮型,除了月代頭,漫果兒還想吐槽一下聖德太子的髮型。(聖德太子是很多人的舊愛,因為舊版一萬日元紙幣上的人就是他,如今的人們有了新歡——福澤諭吉。單任憑紙幣上的人怎麼變,愛錢的心是不變的。)
不知道飛鳥時代的這個髮型是不是如今雙馬尾的始祖。依現代人的審美,當年的那個髮型適合女性,看起來萌萌的,而男性就略違和……
說到日本古代的髮型,漫果兒還想到了日本平安時代一種在女性貴族間非常流行的髮型,名字非常形象——姬髮式。
這種髮型是後方留著長髮,前方額上的劉海在眼眉的高度水準剪齊,垂在兩側耳前的「發腳」仍剪齊至下巴位置或留長。
如今這種髮型在ACG界經久不衰,已經成了和雙馬尾一樣帶有自身特色屬性的角色符號。粗俗地說就是帶S、毒舌、傲嬌等屬性的一類人。
好啦,關于日本髮型就先介紹到這裡吧。最近搗鼓著換髮型的漫果兒,不知道能不能從日本阿貝們的髮型中找到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