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恐小透明參加同事聚餐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個詞:究極尷尬。
本來,你只是坐在角落,細嚼慢咽,假裝聽著同事熱熱鬧鬧的聊天。
她們說「同好會」?
沒參加,也沒有興趣參加這種和人打交道的活動。
她們說和部長的尷尬偶遇?
我又有哪天偶遇同事不尷尬的。
同事們似乎都很熟,談得也很精彩,或許我應該適時地微笑一下,就算是已經融入這個集體了吧。
……
只是,突然,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同事轉向自己。「美貞,你的‘同好會’呢?」
糟了。
「你為什麼不去呢?有的人參加兩三個呢。」
來了來了,終于來了。
總不能說我覺得「同好會」既無聊又沒意義吧。
「嗯,沒什麼想學的。」
「哪是為了學什麼,不都是為了玩,要是再能遇到愛情就好了。」
眼見著大家把話題轉向愛情,內向小社畜終于舒了口氣,但剛放松沒一會。
熱心同事:「今天跟我一起去吧。」
啊啊啊啊啊,呃,唔,哈哈……
等了好久,終于有部劇是以內向的普通人為主角的了
《我的解放日志》
JTBC播出,豆瓣9.1,目前已經更新到第6集。
編劇樸海英,擅長細膩的現實主義風格,之前最有名的作品是喪到也治愈到無數人的《我的阿貝》。
這次,她的視線再次轉向普通人。
一些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被忽略的人。
01
解放同好會
說回女主。
廉美貞,家住首爾的周邊城郊,每天要公交換輕軌,通勤1.5小時上班。天亮時下班,到家天已經黑了。
和姐姐住一間房,每天會路過一個廣告牌,上面寫著「今天會發生美好的事」
。但一天天過去,美好的事從未發生。
這次,她又被熱心同事叫去保齡球同好會。
不善言辭的美貞努力想融入,可明明大家都沒有刻意忽視她,但不自覺間,人人都造成了「忽略」的事實。
熱心同事打了滿分,她也舉起雙手慶祝。
但人家壓根沒看見,蹦跶著直接跟身后的人慶祝去了。
好在同事是好人,慶祝完還記得美貞,轉身也給了她個回應。
只是這回應,多少有點「兼顧」的意味。
也有外向的部長來拿球時順便詢問家常,美貞非常積極地回答。
「聽說你一個同好會都沒參加?為啥不做呢?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
「因為家太遠了。」
「家在哪來著?」
「三浦市。」
「在龍仁那邊嗎?」
「在水原附近……」
……似乎,沒有聽到?
活動后的聚餐,部長又一次「關心」了她家遠的事,抱怨一句公司的住房補貼太少,都沒來得及嘆完氣,就又轉身和別人碰杯。
……站著的美貞又一次被忽略。
也有同事注意到她被冷落,鼓勵她去玩一次。
一個都沒打中,美貞尷尬地摸摸脖子,不好意思地環顧四周。
結果發現并沒有人在看她。
格格不入,一直游離在世界之外,很難與他人產生共鳴,這或許是美貞不愛參加同好會的原因。
況且,在美貞的世界里,從來不存在什麼感興趣的事物,從來做什麼也都不突出。
以前學游泳,自由泳還沒學會,但大家已經都會了,老師就開始教仰泳、蛙泳;
九九乘法表還不會背,同學們已經開始學分數。
美貞永遠是落在隊伍后面的那個。
只曾有過一個高光
小時候曾對木工感興趣,能做出完美的抽屜,被媽媽拍下來放在了家族相框。
但這種天賦能有什麼用呢?最多被父母夸贊一句「懂事」,甚至可能夸完還要說一句,以后不要再學了。
可是社會時鐘穩穩地向前走。
這個世界,只會欣賞積極、贊揚奮進,并且鼓勵所有人都往這個方向去。
美貞的公司就是這樣,為了增強大家的人際交流,設立了「同好會」制度。
就像大學的社團,三人以上有共同興趣便可成團。
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的部門「幸福支援中心」,去關心跟進大家的業余生活。
美貞:我謝謝你
全公司,只有美貞以及另外兩個員工沒參加任何同好會。
一個是年紀大些的部長,名言
有必要認識全公司的人嗎
干嘛跟其他部門的人變熟
連自己部門的人都很難變熟了
一個,是單親爸爸,對外原因是照顧孩子太忙了,實際原因
沒興趣,沒必要,沒精力。
三個人被幸福支援中心一遍遍叫去,被同事們有意無意忽視排擠。
終于,在一次集體談話中,他們決定要自己建立一個「同好會」。
美貞建議,就解放俱樂部吧
雖然不知道自己被關在哪里
但就是好像被囚禁一樣
完全沒有覺得暢快的事
所以,要解放,要沖出去
美貞的建議得到兩人的響應,但問題是,設立了這個同好會,要干點什麼呢?
不想再上酒桌,也不想給生活制造額外的負擔。
于是,組員第一場聚會,安排在了
不用面對面,也不用喝酒,完美解決。
大家同樣也不想合作交流,那就寫日記吧。
可問題又來,大家說是解放,可他們都沒想明白
到底要從什麼里面解放、為什麼解放、如何解放?
這是「同好會」要解決的問題。
也是劇里、劇外人要解決的問題。
02
解放什麼?
《我的解放日志》最初并沒有很突出,開播收視2.9%,豆瓣評分8.
9,放在韓劇里也只算是不錯。但6集之后,收視逐漸漲到了3.8%,評分也升到了9.1,看的人越來越多。
究其原因,Sir覺得,可能和劇集所呈現的真實狀態有關。
是的,與其說《我的解放日志》是在講一個故事,不如說是在講一種「狀態」。
美貞的狀態是「失衡」。
在女主說獨白的鏡頭、和同事們在一起的鏡頭,都角度奇譎,甚至有時是傾斜的。
這是她生活的失衡——她陷在虛無中不知方向在哪。
從小到大,美貞的生活就沒有方向。
她從來沒有真的熱愛過什麼,在家不愛說話,懂事、乖巧,主動承擔起家務。
被渣男騙錢后,她也不愿去找人要回來,因為覺得去跟別人溝通這事很麻煩。
上班交給公司,下班浪費在路上,回家要和同房的大姐共享。
美貞好像從來沒有真正屬于她自己的生活。
而廉家的孩子們,或者說現在的年輕人,或多或少,都陷在一些難以名狀的「狀態」里。
大姐是「疲憊」。
她最渴望的就是愛情,或者說,渴望一種忠貞的親密關系。
但同時,也是男人眼里「毫無魅力」的女性。
公司里的花花公子到處留情,跟女職員都談過戀愛或者曖昧過,唯獨無視了大姐。
相親時本來說得好好的,忽然開始抒發自己的愛情觀:
「我是那種男人被砍頭,會拿裙子去兜住他被砍下頭顱的人」——說著還眼睛放光。
對面男人的表情:
阻礙她得到愛情的是什麼呢?
外貌?肯定不是,三神奶奶轉世為普通人,樣子還是嬌俏的。
忙?好像她的公司也并不常加班。
倒是有個詞,她經常掛在嘴上:
累。
有時候也會幻想有個自動洗頭機,還是高級機器人形態,抱著自己去洗頭。
有時候前一天燙完頭髮,睡一覺起來一邊吹直一邊嘆氣喊累
難看的發型對人想開展新生活的希望是摧毀性的。
二哥對這個詞倒沒太常掛在嘴上,他的狀態是「不甘」。
二哥做外勤工作,天天風里來雨里去,工作內容瑣碎,有時候要聽便利店主長時間的抱怨和訴苦。
工作上勤懇,生活上急躁,容易發脾氣。
有時候也會把自己的不順歸結為家庭經濟原因。
自己來回奔波,還被前女友嫌棄老土,要是有輛車就好了——盡管幾年前因為貸款買車他差點信用不良。
一位店主退休,自己多方斡旋,終于談成了一個合適的價格盤下這家店!
誰知,二哥還在跟父母商量借錢,那邊自己最討厭同事的爸爸一下子就拿出錢來,盤下了那家店。
努力努力白努力。
一直在嘗試,一直在失敗。
劇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仿佛每一款都能對應到身邊的原型。
不上不下的大家,生活平淡的大家,鼓不起勁去改變的大家……
劇里的人物,也經常像我們一樣幻想。
如果不是通勤這麼久,能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生在首爾,而不是首爾周邊的鄉下;
如果生在北京,而不是河北;
如果長得貌美如花;
如果當初選擇題不改,多那兩分就能考上985……
如果這樣那樣,生活真的會改變嗎?
劇里提供了一個對照組。
廉家兒時的小伙伴,另一位姐姐。
她早早去了首爾,住半地下室,過著從不循規蹈矩,而是隨遇而安的自由生活。
但她的狀態,依舊是和廉家孩子一樣,頹喪。
可見,大家需要改變的狀況,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精神上的荒蕪。
真正需要解放的,也是僅此而已。
03
怎麼解放?
Sir想起《燃燒》里關于「大餓」概念的解釋。
當代年輕人精神上的荒蕪,何嘗不也是另一種「大餓」。
美貞的心靈,從來沒被填滿過,從來沒得到過毫無條件、確鑿無疑的愛與支持。
東亞家庭,就算是父母,也會對兒女的肯定有所保留。
兒時,父親只夸贊過美貞一人,因為她木工做得好,這也許就是她對木工感興趣的原因,知道自己能做好,所以做起來更有勁兒。
進入社會后,各方面都資質平平的美貞,得不到任何夸贊,生活越來越失衡的同時,人也越來越不想說話。
是的,說話,一切問題的根源也許正是在此。
人們往往會用語言來獲得別人的關注,以填滿自己的內心。
在首爾的姐姐說:
美貞說不出來,所以沒法像姐姐一樣。
她只停在「臨界點」之前。
大姐也說,自己嘴上叫著想和男人睡,其實是想跟男人說話。
她要愛情,要的不是肉體的歡愉,而是交流和溝通。
可這在現代社會中恰恰是最不易得的,這或許是她痛苦的根源。
說不說話,如何說話,構成了他們的狀態,甚至蘊含著現狀改變的契機。
美貞在一系列細碎的小事過后,情緒非常激動。
破天荒連珠炮似的對她家的幫工、整天酗酒的具氏敞開了胸懷:
這里有個詞「추앙」,有的翻譯是「崇拜」,但Sir覺得,可能翻譯成「尊崇」更加合適。
結合它的英文釋義,既不會太突兀,又不會像「崇拜」一樣過分拔高,美貞要的,只是尊重和略高一些的支持。
這場對話,成為兩人相互打開的開始。
此后,具氏漸漸向美貞,悄悄打開一點內心。
美貞也有了個可以打開一點心扉的地方。
但他們的生活會因此而就地解放了嗎?
不。
普通人的生活不是偶像劇,要想讓生活更好,只能是靠自己漫長地自救。
說話,只會是解放的前夕。
第六集結尾,具氏終于打掃了堆滿酒瓶房間,拍照發給美貞,問她,在這樣的房間應該做什麼呢?
當大家以為他正要打起精神大干一場,美貞也會就此契機鼓勵他好好生活時。
美貞笑著回了一句:
「當然是喝酒啊。」
是啊,哪有什麼戲劇性的轉折。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相互理解與支持。
而不是什麼順應社會的改變。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