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花時間把家打掃干凈整潔?要是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去看看書、看看電視,或者躺在沙發上刷視訊不好嗎?
若一個地方長期不收拾,易積聚陰氣,給人的是負面的能量;不僅如此,還容易積灰塵,形成衛生死角,滋生細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整理家居,不僅僅是體現在人、物品與空間的平衡,它更是傳達出一種生活理念,整理物品是表面工作,實際上擁有整理思維才是我們真正要掌握的。
節省時間、金錢與空間
當我們把家居整理好后,井然有序的物品,整潔美觀的家居,在視覺上無疑是一種極致的享受。
但更重要的是,有序的家居環境能夠幫我們節省時間、金錢與空間。
以浴室收納柜為例:
通過整理物品之后,更直觀地看見物品,不用花費時間去翻找,更不用花費時間再去把翻亂的瓶罐恢復整齊,相當于提高了效率,為我們節省了時間。
整理前后的圖片對比可見,整理前的物品占據了整個浴室柜子導致上層空間也無法利用,但是借助收納工具分類整理過后的物品,節省了將近50%的空間。
另外,當我們將物品排列整齊后,可以看見物品的余量,在超市購物時,不會再模棱兩可地問:這個家里還有嗎? 從而避免重復購買物品,節省了金錢。
因此,良好的家居秩序是有助于節省時間、金錢和空間的。
家庭關系的改善
為什麼整理物品,卻能改善人際關系呢?
一般情況下,家里凌亂的家庭,更容易被各種各樣的矛盾引起爭吵。
有小孩的夫妻,因為物品數量激增,總找不到物品而發脾氣;因廚房雜亂而不愛做飯,引起家人抱怨;男生因為愛好過度購買玩具,導致家里沒空間放置而爭吵......
關于日常的小矛盾,也許大家會思考到底是自己還是對方的問題,但很多人并沒有想到以整理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實際上家居的凌亂,為不少家庭制造了太多的障礙與誤解了。
北京的一位二胎的媽媽,三代同居的家庭,由于女主人與公婆的居住習慣不同,疏于溝通,而導致女主人將家庭壓力化為買買買的動力,物品增多,家里變亂,家庭氛圍越來越差。
在整理師的指導下,梳理了她和先生、公婆交流的方式,并幫她把家里的物品整理好,隨著時間的變化,家庭的裂縫漸漸地修復好,她們一家人的關系又重歸于好。
我們在整理時,不應只看著手上的物品,而是要考慮到它與人的關系聯結。
心態變好,活得通透經常整理物品,可以讓我們感到身心愉悅。
其實整理物品就是在做自我肯定的過程,用物品實現自己的想法,看到東西被自己整理得井井有條,滿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位做了5年家庭主婦的線下課學員,因為生活的麻木感與渴望重返職場的無力感,讓她患了焦慮癥。
只想逃避現實的一切的她,相繼接觸了運動與整理收納,這讓她的焦慮癥得到了一絲緩解,后來她下決心學習整理收納,通過整理家居一點點找回自己。
心態變好了,她不再被焦慮癥所支配,活得更從容淡定,人也變得更通透了。
更加專注當下事情
在亂糟糟的環境之下,我們很難完全集中注意力學習、工作、辦正事。
例如,晚上的時間你是打算用來學習的,結果在翻找書本的過程中,書沒找著,反而看見了游戲機,想著也很久沒玩游戲了那就玩吧,最后導致原來的設定的目標沒有完成。
本想著好好下廚犒勞自己,回到家后一眼望去,地上全是各種雜物,一天積累下來的壓力瞬間釋放不出來了,帶著疲憊的身軀躺在沙發上,反而越躺越累,越不想動。
應該是讓我們感到舒適和精力充沛的場所,
所以只有置身于有序的環境中,我們才能靜下心來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能看見更多可能
很多不滿足生活現狀的人,都通過整理收納改變了自己固有的生活模式。
有的人從默默無聞的家庭主婦搖身一變成為整理收納大師,被《時代周刊》評選為「2015年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有的人從無人關注的小人物,經過不斷學習改進,收獲了人氣,成為受歡迎的博主;
有的人沒有自信、陷入迷茫,卻通過不斷地整理物品,找回丟失的信心......
他們不再被雞零狗碎的生活束縛著自己,不再被亂糟糟的環境也淹沒了自己,不再被別人看低自己,即使在人生低谷,也要努力掙扎活出自我。
整理物品所騰出的生活空間,用來留給當下與未來;整理內心所釋放的能量,將帶著我們繼續向前,遇見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