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嘗試過「極簡生活」之后,才知道生活有多麼美好~
不過,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人,每個人的「極簡清單」也應當是不盡相同的。
我的極簡生活方式,不是從「扔扔扔」開始,而是先從「不亂買」開始。
因為我覺得,單純為了扔而扔,扔了再買,根本是一種惡性循環。只有先控制物欲,理性不亂買,才能從源頭上幫助我們過上「簡約清爽的生活」。
比如,在開始嘗試極簡生活之后,下面這4類用品我是絕不會再亂買了,不是因為差錢,而是因為它們幾乎全是「不值得的投入」。
極簡生活會上癮,讓過日子少了很多瑣事和不必要的麻煩,這半年來,我和家屬的吵架次數也少了一大半,內心真的舒展、大氣了許多。
(下文中,4類中的每一類,我都會挑選出列舉出幾個物品的例子,給大家提個醒)
1、清潔不方便,又保養很麻煩的物品
例①:無腿科技皮沙發
無腿沙發看似簡潔,甚至有商家說無腿沙發就不必打掃沙發底部了。其實是自欺欺人的營銷話術。為了抗磨損,底部還是帶有小腳的,如此小縫清潔工具都進不去,特別積灰。
而高腳沙發就很好清潔,吸塵器、掃地機都可以輕松進入到沙發下方。
如果是科技皮的,就更不要選了,雖防水抗污,但用個兩三年就會掉皮,保養難度大,壽命低。
例②:復雜接灰的吊燈
燈具我會選擇照明效果優質、好打掃的。這種復雜接灰的吊燈,我不會再買,大掃除時就數它最難擦,即便洗干凈,由于配件太多裝回去也十分麻煩。
例③:結構復雜的水杯
老人用的、孩子用的水杯,我都不會再買上圖這種結構復雜的,每次都要仔細清洗,不然就很容易有異味,越復雜藏污納垢的區域越多。
例④:地毯、地墊
最初入手地墊,是覺得可以防污,誰料地墊本身就容易藏污納垢,還需二次清潔,如果沒有地墊,當時直接就能用拖把拖干凈,反而省事了。
再說地毯,家里有了小孩的,地毯沒兩天就臟了,經常需要打理維護,孩子在上面玩還不一定衛生。地上啥都不鋪,反而干凈清爽好打理。
2、稍稍勤快點就能替代其功能的用品
例①:杯墊、餐墊
除了保護木質桌面用的隔熱墊,杯墊、餐墊這類墊子,我都不會再買了。
因為稍微勤快點,有湯汁、積水潑灑,隨手就擦了。杯墊臟了,還要再清洗杯墊,太麻煩。
例②:熨衣板
即便是熨衣板可以折疊起來,依然需要空間去整理收納。
其實稍微勤快點,在桌子上墊一個薄被子,也能代替熨衣板的功能。(也可以買免熨燙的襯衣)
例③:壓蒜器
稍勤快點,其實用刀切也能做到。
壓蒜器用起來費勁不說,用完之后清洗也很麻煩,況且也不好用啊!
3、可替代性太強的物品
例①:大塊浴巾、浴袍
其實一塊吸水性強的棉毛巾,足以代替大塊浴巾擦干身體了。
大浴巾清洗的時候太麻煩了,如果每個家人都有一條,洗衣服的時候還要單獨洗一桶浴巾費時費事。浴袍就更不用說了,只適合在旅店使用,根本不適合居家使用。
例②:調料分裝瓶
瓶瓶罐罐的,不僅價格貴,還不一定能保證材料安全衛生,無非是看起來整潔些,但用起來和原裝瓶的體驗感無異。
其實用「味全+尖叫」的飲料瓶就能代替。
瓶身用「味全」的,因為它是PP5的材質,安全且可循環利用。
瓶蓋用「尖叫」的,因為可以直接擠壓操作,相當好用。關鍵是還不需要多花錢。4、污染環境的物品(污染室內環境的)
例①:一次性無紡布洗碗布
雖然用著方便,但由于不能自然降解,所以非常的污染環境,我不會再買。
其實普通的純棉紗布就相當好用(也叫棉紗抹布,生活中最常見的那種),價格也不貴,即便用臟了即便丟棄也因為是純棉材質的可以自然降解。
例②:不環保的硬毛馬桶刷
很多人都使用著這種硬毛球形馬桶刷,雖然便宜,但實際上臟污不易清洗干凈,馬桶刷置物杯底容易積存余水,時間久了不但有異味還會滋生細菌。
而且它無法刷洗到馬桶上沿的縫隙ㄙˇ角,劣質的毛刷還會傷到馬桶釉面。對于有潔癖的小伙伴來說,刷完馬桶了,馬桶刷的清潔還是個頭疼的問題。
建議這種老式的馬桶刷,該扔就扔了吧,別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