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人從小時候就被教導要節儉節約,只要還能用的東西就留著別扔了。正因為這個節儉的觀念根深蒂固,很多人在大掃除時都會很糾結、很痛苦,家里囤積著很多的「無用東西」,真的是留著無用棄之可惜,只會給家里添亂。
建議大家,嘗試著把家里無用的東西,一次性清空丟掉,把該扔掉的東西,全部扔掉,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情真的太舒暢了。就算再節儉,這13件東西該扔就扔,真的沒必要心疼。
1、臟兮兮的地墊
一般家里的進門處,都會鋪上一張地毯,進門前踩幾腳可以避免把外面的灰塵帶回家。所以地毯就容易積灰并沾染各種細菌,需要定期清洗。如果是用了很久的地墊已經發霉、發黑的,放在門口不衛生而且很不美觀。
建議大家直接丟了,趕緊換一塊新的好看又舒適的地毯,能讓你每天出入家門都有好心情。
2、不穿的舊鞋子
鞋柜里總會堆放著幾雙常年不穿的鞋子。這些鞋子外觀看起來還好,就是有點發黃發黑,或者款式已過時,一年半載都穿不上一次,留在鞋柜里積灰。
那麼建議大家直接把這些鞋子扔了拿去衣物站捐掉,一番斷舍離之后,你會發現鞋柜瞬間空曠了、整潔了。
3、用不上的收納器
每次去超市或網上購物后,都會多出一些塑料袋和快遞箱,喝完飲料會剩下空瓶子,總會想著留著可以裝點東西,舍不得扔,其實留著真用不上,還占位置不說還顯得雜亂無章。
建議大家直接拿去扔了或拿去廢品回收站賣了,既可以掙一點小錢,能為家里節省很多空間,看起來干凈整潔。
4、發霉的木質筷子
許多家庭還習慣使用木筷子,但是木筷子用久了之后,若是長期沒瀝干水分,未及時烘干消毒,它就容易發霉發黑,上面全都是霉菌,這樣的筷子不僅令人食之無味,而且有害身體健康。
發霉的木筷子建議還是直接扔了,要定期更換新的或者選用合金筷子,會更安全衛生。
5、刮花的不粘鍋
不粘鍋涂層用久了難免會被刮花了,就容易生銹,上面的涂層隨著炒菜,還會摻雜在菜肴里,而且炒菜容易炒焦,不僅影響口感還有害身體健康。
因此一旦發現不粘鍋的涂層刮花了,建議直接丟掉或當廢品賣了,換個新鍋,用得才放心,吃得才安心。
6、發霉的木菜板
木質菜板用久了,切痕容易積蓄污垢,不易清洗。因木質菜板的吸水性強,不易風干,如果長時間在潮濕環境下,很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腸道疾病的發生。
建議大家,發現家里的木菜板發霉的話,直接丟掉。可以考慮換上雙面防霉菜板,它一板雙面,一面是谷物纖維面,另一面是不銹鋼面。
7、缺角的碗碟
家里用的碗碟大部分是陶瓷做的,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導致缺了一個小口、小角的話,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影響不大,還能用而舍不得丟,就會留著繼續用或放在櫥柜里。
建議大家,還是將它們丟掉吧,不用心疼,值不了幾個錢的。吃飯時擔心會割破嘴唇,洗碗時擔心割到手,這樣是得不償失的。
8、骯臟的桌布
為了方便清洗,很多人家里的餐桌上,都會鋪上一張好看且實用的桌布,但是用久了之后,上面都是各種油漬、污漬和灰塵,清洗起來又麻煩,而且容易發臭,看著桌布上的污漬,會嚴重影響食欲。
所以建議大家臟兮兮的桌布直接丟掉,畢竟一年到頭都放在上面,也產生了視覺疲勞,換張新桌布,更新好心情。
9、不合適的盆栽
很多人為了讓客廳更好看,都會在客廳里布置一大堆的植物,覺得好看就行,不考慮是否適合室內種植。有些植物會引來蚊子、蒼蠅等昆蟲,然后在土里或水里產卵,在家里滋生病菌,長時間會不利于身體健康。
所以建議大家不合適的盆栽就換了吧,不要為了好看舍不得扔,卻在自己身邊埋下定時炸彈,到時會很麻煩。換上合適的植物吧,身心愉悅!
10、用不上的充電線
現在數碼產品更新換代如此之快,大家更換設備的頻率也加快,就會多出各種充電線,當初因為擔心充電不良,想隨手放在柜子里,以后可以備用,但是基本上都沒再用過了。
建議大家把客廳抽屜里多余的破舊充電線,統統可以丟掉了,抽屜里一下子變得整潔多了。
11、用了很久的牙刷
專家建議最好是1個月就換一次牙刷,因為牙刷用的時間過長,它的刷毛多少都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其清洗牙齒、牙齦以及維護口腔衛生環境的效率就會減低。
牙刷這種東西建議大家不要再頻繁使用了,再節儉也要丟掉舊牙刷,及時更換新的牙刷。
12、臭烘烘的臟抹布
家里用來擦桌子、搞衛生的抹布,用久了就會發霉發黑,就是上面會殘留各種臭味,但是許多人還是舍不得扔,覺得洗洗還能用,但發霉的抹布上面,藏了多少的細菌,是很難洗干凈的。
建議大家抹布用久了就扔了,長期使用真的會影響家人的生活質量。可以使用一次性抹布,它是可降解材料,厚實又耐用,可干用和濕用,用來擦拭桌子上的污漬、油漬,特別輕松。
13、一次性碗筷
每次叫外賣,商家都會備多幾分碗筷,用不完就隨手收納在餐廳餐邊柜里,覺得以后能用上。
最后長期用不上,杯底都積灰了。在家里一次性碗筷根本都用不著,因此還是建議大家大掃除時,直接把它們都丟掉,免得占位置。
結語:即便再節儉,一些該扔掉的東西,就得扔掉,不得不說適當的「斷舍離」,真的能提升生活質量,那麼您是否愿意邁出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