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收納篇之「成為整理達人,就要告別「拖延癥」」。
本期,小編要與大家分享一對日本夫妻入住7年的家。這位日本女主,她對自己有著極高的要求,她追求「今日事,今日畢」的生活理念,養成「當場收拾」的好習慣。不囤積、不拖延、不亂買,是她的生活準則。入住7年的家,清爽又療愈。
家居實景圖
客廳,是一個家的社交功能的場所。所以,自然而然地不會增加多余的物品,始終維持干凈整潔的家居場面。
電視采用掛墻的設計,簡單且明了。不僅填補了墻面的空白,而且還可以省掉電視柜的存在。當然,有電視柜的家庭用來修飾也是不錯的選擇。
由于一樓是夫妻倆經常出入的地方,因此太太與丈夫二人相互配合,調整了一些習慣。比如:「客廳和餐廳的地上不放多余的物品」 、「吃完飯擦完桌子以后,桌上不放置任何物品」等。雖然都是一些很小的規則,但執行起來,家的舒適感就會與眾不同。
家,除了夫妻倆共同努力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大家都忽略掉了。那就是,孩子。
我們要讓孩子親身體會,用自己的雙手去清洗物品,將物品歸位,讓一切變得井井有條的那種暢快的感覺。
只有這樣,孩子就會發現「收拾」這件事情,不是痛苦的負擔,而是快樂的游戲。
廚房中,沒有太多的物品,一眼望去干凈清爽。
不花一分錢,就能獲得舒適的生活空間,與家人共享愉快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整理,是帶領我們通向舒適而充實生活的入口。所以,我們想要擁有一個舒適的家居環境,除了不囤積、不亂買之外,還要告別「拖延癥」。
家里的物品即便不多,也要及時收納,及時整理。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的房間變得更加整潔、清爽。
不管是做飯也好,還是打掃,一定要有所規劃和準備,那樣就不會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和負擔。
如果也開始就做得不順手,那整件事情從頭到尾就會消耗很多的精力和能量。
通透的家,往往有著最宜居、最理想的房屋布置。而這,與房子的大小完全沒有關系。
每次大家談到收納,最令人頭疼的地方,排名第一的是廚房,其次就是衣柜。
經常有人會說:我家的衣柜比較小,所以比較凌亂。那其實,它真正凌亂的原因,并不是說衣柜小,而是它沒有及時的縮減衣服的總數量。要知道:只要擁有適合自己的衣服即可。
干凈,才是一個家最美好的姿態。
家中每一個區域的空間都權責分明、分工明確。
亂糟糟的家,會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很多困擾。
如果要說怎樣才能成為整理達人,我認為就是要對當下的狀況做出反應,不拖延。比如:清理掉不需要的廣告傳單,處理買回來的食材,把洗好的衣物收進來等。
這些事情一定要及時做,一旦遇上拖延癥,就會堆積如山。
還在等什麼?給自己一個提升的機會,快來跟我一起學收納吧!本期從成為整理達人,就要告別「拖延癥」開始,讓你的收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