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說:「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
確實如此,一個家庭的溫度,能夠決定一個人生活的幸福程度。
一個家,不一定要富裕,幸福就好;孩子不一定要出眾,健康快樂就好;夫妻不一定要帥氣漂亮,溫柔體貼就好。家是我們留戀的地方,家是我們最真切的向往。
人們常說,人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而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最可怕的也不是貧窮,而是以下這三種「家居壞習慣」,真的個個戳心!
一個家庭,貧窮并不可恥,但如果家里總是亂糟糟的,哪怕你再富有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干凈整潔,是一個家最好的家風。我相信這句話大多數人都能夠認可。
但是也存在這麼一種人,當他看到別人整齊干凈的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敬佩稱贊,而是不屑與嘲諷:家又不是博物館,收拾得那麼整齊干嘛?像個樣板房一樣,一點兒煙火氣都沒有!
我能想象到,這種人在家里也不會尊重家人的勞動成果,別人收拾整潔,他只會嗤之以鼻,然后加以破壞:碗筷扔著不洗、衣服扔著不疊、垃圾隨便亂扔。
都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可是邋里邋遢能叫煙火氣嗎?恕我不敢茍同!
「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久入魚肆不覺其臭」,一個人的居住環境,真的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這個人,而一個人所擁有的好習慣,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下一代。
所以養成良好的家居習慣非常重要,一個家干凈整潔,家里的每個人也會神清氣爽,好運自然來!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踐行。但是,「過分節儉」真的不值得推崇!
舉個例子,在餐桌上要求大家「光盤」,這是節儉;剩菜剩飯發餿了還省不得倒掉,這就是過分節儉了。
在日常生活中,家居環境不管怎麼收拾依舊越來越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過分節儉」,或者說,不懂「斷舍離」。
很多長輩喜歡在家里囤雜物,不僅積灰還占地方,雜物越堆越多,質量生活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無論是超市贈送的贈品,還是閑置下來的籃筐,實際上根本用不了幾次,它們的存在只能是占地方積灰,唯有舍棄這些雜物,才能收獲干凈與敞亮,收獲整潔的家。
有人會說,「破家值萬貫,沒有父母的節儉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精致」。
他們這輩人,因為所處的年代環境,形成了這樣的習慣,這我可以理解,但時代在變,時間一直在向前,我們不能停滯不前。
干凈,永遠都是一個家最好的修養。日子過久了就會知道,家庭生活的核心就是兩個詞:收納、清潔。
關于收納清潔,其實也是有技巧的,很多家庭主婦在做家務時只做「表面清掃」,不懂「深度清潔」,沒有掌握正確的清潔技巧,沒有養成良好的清潔習慣,總是在做「無用功」,吃力還不討好。
整潔干凈的生活環境能夠體現出一個人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也正是所有家庭所需要的。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擁有上述3種「家居壞習慣」,希望大家能及時改正,一起打造和諧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