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大動干戈整理自己的家,不出3天亂回「原型」?那些取出用完之后的物品,總是忘記放回原位,該怎麼辦?
或許問題就在于,你根本沒有好好規劃自己的家!
先自問3個問題!
空間如何利用,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收納空間。
收納不是為了把東西存放好就完事了,更是為了需要時,能不假思索找出所需物品的便捷而建立的空間體系。
為何家里總是重復亂?不妨從這3個問題中尋找答案。
1.是否養成「隨手還原」的好習慣?
「隨手還原」即把用完的物品物歸原位。
可把這個習慣當作物品使用過程的最后一步,不斷督促自己完成。
如果這一步沒做好,行動上不支持,日積月累沒有物歸原位的物品將會變成一堆「無用」雜物。
那麼之前的整理收納所做的功夫也算是白費了。
2.物品擺放位置是否合適?
例如洗面奶固定放在臥室內,但是每天洗臉用完后,忘記拿回在臥室內,這就很容易造成物品亂放的現象。
從上圖動線設計的對比圖可看出,右圖的路線更短,所需的動線路程也更簡單。
根據動線設計安排自己的物品擺放位置,讓物品拿取符合人的使用習慣和物件使用的場景頻率。
就像剛剛說到的洗面奶,它的使用場景是浴室,放在臥室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麻煩。
3.你家的物品擺放容易拿取嗎?
如果把米、油等重物放在廚房上壁櫥內,沒拿個幾次,便不肯放回去了。
所以,收納的設計工作,既要考慮到物品本身,又要考慮到人與物品的關系
,讓自己舒適方便為主。
衣櫥收納同樣是這樣,例如把當季、使用頻率高的衣物,放在衣櫥中心最容易拿取的位置。
不常穿的衣服,或是過季衣物,可用收納箱、棉被袋分類裝好,放在衣櫥的上層或下層。
建立你的「檢索」系統
1.物品物品越多,忘性越大,這也是造成凌亂的一種煩惱。
很多時候,自己買了要用的物品,卻忘記家里已經有了,導致資源與空間的浪費。
給自己的物品建立一個檢索系統,將所有物品分類標記好,查找的時候只需對照放置區域的檢索標簽,即可輕松找到。
可根據物品性質歸類,例如洗漱用品、紙巾類等利用收納工具統一放置,并做好標記。
物品放置一目了然,輕松控制物品數量,更方便查找!
2.食物有使用期限的物品
需特別注意,例如食物、藥物等,很容易忘記保質期,導致過期無法食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如果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利用表格記錄食物日期、數量等情況。
3.家務
讓日本主婦走上人生巔峰的家務日程表,也是很值得學習的。
建立一套家務日程表,就像給自己設立了一個目標,有了一個基礎的框架后,慢慢調整出適合自己的節奏。
可按區域安排定期清潔時間,例如每天清潔一次:廚房浴室的地板、洗手臺;每周一次:家具、廚房工具、浴缸、浴巾等。
只有記下來,才能讓你清晰地感受到規劃帶給你的神奇效果!
養成整理思維
整理,不是簡單收納而已,它是一種足夠有影響力的思維模式!
當你感覺生活困惑茫然時,試著整理身邊的物品,借著平凡小事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學會整理規劃,其實就是在清理自身的「雜質」。
整理不僅收獲了一個井井有條的家,更是帶來一個舒適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