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廠高強度工作的G先生,對于家要求非常的簡單:簡單,舒服,物件要少!
G先生的家建筑面積35平復式,上下總共面積有80多平;據溝通了解,得到這個房子也是機緣巧合。小區位于朝陽核心地段,小區旁邊還有小河,非常不錯~
房子總價將近十分之一個小目標,G先生也入住3個月之久,居然家里空無一物?!這樣的房子裝修到底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瞧~
G先生從業互聯網行業多年,是個老互聯網運營了,經常上網沖浪能熟練玩轉各種互聯網熱梗,卻對自己的生活精簡到極致,一季中只有3套換洗衣物!
G先生自己也有表達過,選擇全包方案第一是能夠做好軟裝方案;第二自己可以拎包入住,不需要過多參與。
01
玄關
進門玄關處做了一個超薄的定制柜,用來擋住難看的管道,還可以利用空間放些雜物。
右側的矮柜,足夠放下一個人的鞋子,上面可以放擺件作裝飾,進出方便隨手放鑰匙。
大多數家庭中,一家三口(五口)之家收納便是第一考慮,樓梯下方多余的空間,也會利用起來作為收納空間。
圖片 來源于網絡
相比之下,獨自1人居住的G先生,衣物真的少得不能再少,如果樓梯下全做了儲物設計,反而浪費空間,不如現在看起來清爽寬敞。
如果您家有這樣的樓梯的話,您會怎麼利用呢?
02
客廳
原始戶型的開放式露台,使用率很低,有一個很大面積的露台沒有被好好利用真的很浪費。
改造后,寬敞的客廳進入眼簾,超大的落地窗,讓客廳的每個角落都能灑進陽光,晚上在落地窗前可以更好的觀賞窗外美景,心情也會變得愉悅一些。
地板選用了胡桃木色的強化復合地板,耐摩擦還方便清潔,非常適合像G先生這種一個月請一次保潔的人。
03
廚房
原始戶型中廚房是封閉式,與衛生間的軌道狹小,從廚房到餐廳動線長,過道空間顯得昏暗無光。
原始廚房與衛生間過道
原始廚房內部結構
通過拆墻處理,將廚房改為開放式,開放式廚房與融為一體,一種「大平層」的寬敞感覺悠然而發,留白滿足居住者傾向于「斷舍離」的選擇。
家里的層高是2.67米,并不算很高,因此能不做吊頂就不做吊頂,燈線則直接穿蠟管,天花板開線槽,不影響鋼筋。
餐廳是黑白與咖色的碰撞,簡單的木紋點綴這空間,開放式的廚房與餐廳相連通,讓原本擁擠的廚房和餐廳,變得寬敞通透。
爵士沙發,配上天然鴨絨填充的柔軟坐墊,以及取材自然的北美細膩的牛皮,溫柔擁抱忙碌一整天的疲憊。
樣子生活-爵士真皮沙發/暖陽橘/單人位
櫥柜一角
巖版餐桌,不僅是一張餐桌,還可以是一張工作台,一個料理台,食品級的安全,呵護生活每一天。
與巖版餐桌椅配套的餐椅,從后面看,像一扇舒展的貝殼,坐下來就能感受到包裹感。
樣子生活-貝殼巖版餐桌椅/礁石黑
04
客衛
原始衛生間的產品與設計相對老式,而且年久未翻新,部分瓷磚有碎裂。
原始衛生間內部
G先生喜歡干凈清爽一些,所以衛生間選擇用無框LED圓鏡,一輪圓鏡如同寂夜灑落的幾許,月輝映襯白色台面, 打濕一地微涼,營造一個簡約干練的冷調空間,柔和、沉穩、安靜,在不經意間觸動人心,從簡單里捕捉特別的美。
簡約而優雅的設計,代表了一種享受生活的態度。
隨著極簡設計思想,衣架也開始走極簡設計的道路,簡單的衣架設計,不僅解決了空間上的問題,還突然回想起當初入社會打工歲月。(屋主的所有衣服都掛出來了)
一樓的樓梯轉角處,是一個簡易的手辦展示柜,時不時回憶起孩童時的快樂與自由!
05
樓梯
改造前,樓梯下的成品衣柜相對有些突出,有些擁擠的感覺。
改造后,復式樓梯設計采用了玻璃+原木金屬包邊的造型,白色與原木的結合經典素雅。
再加上玻璃的通透,再次提升空間感。
隨著素雅的樓梯來到樓上的休息區。
06
次臥
次臥特地用了推拉門,節省過道空間,長虹玻璃質感輕盈,比起平板門更有朦朧夢幻美感,整個區域隔而不斷,無論視覺上還是光線導入都有很好的連通感。
簡單整潔的客臥,無一不是安靜的休息區,純白門板的壁柜,可存放一些被褥與行李箱。
這款爵士床,創新性制作了0-40°人體工學傾角,三擋可調,而且,床頭左右靠墊可分別獨立調節,可滿足不同場景不同角度的依靠需求,怎麼舒服怎麼靠。
可調整不同角度
樣子生活-爵士真皮床/暖陽橘
07
主臥
G先生平時玩完游戲也只有晚上的時候上來住,就是睡覺和洗澡兩個核心需求,臥室也是以白色為主進行大量留白,墻面頂部加入了吊頂燈,空間設計也顯得簡單。
搭配上實木床與灰色的床墊、窗簾的空間,顯得格外的極簡自然。
房子臨街,但反而是G先生喜歡的一點,通過主臥陽台就能直接看到比較繁華的街景,晚上也比較享受這里的夜景。
08
主衛
黑+白的配色真的永遠看不厭,黑色的龍頭,搭配上一個無框方鏡,結合簡潔的衛浴氛圍,整體空間顯得簡約干凈。
全屋看下來屋主確實相比絕大多數人家不一樣——「零儲物」空間設計;對于G先生來說「斷舍離」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常在身邊的三套換洗衣物也許算是一種標志吧。
24小時的生活中,曾16個小時交給工作,高強度高壓的工作中,對于G先生有效的解壓更多是一些戶外的娛樂活動:劇本殺、密室逃脫、大型游樂場、戶外旅行等等。
丟掉對物品的執著,不僅身邊的環境變得清爽,連內心也從壓力中解放,這也便是「斷舍離」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