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主婦的收納大法變態級別認第二,那第一的位置絕對懸空。
譬如日常生活,她們基本都是遵守收納的三大法則:
數量守恒:鞋子買一雙扔一雙,衣服買一件丟一件,東西的數量絕對不增加;
物歸有處:玄關是收納第一站,外套大衣傳單鑰匙只放在這里;
東西收整齊了,就是藝術品:衣柜不設門,衣物全部開放式存放。
這期「收納秘籍」,來看下日本骨灰級收納咨詢師森山家的收納方式。
很多人對森山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空間浪費」。
客廳到二樓被打通了,沒有任何復雜的裝飾,只有大片落地窗,把窗外的陽光綠意悄悄接進來,質樸到讓人心情大好。
白色和原木色構成最原始的撞擊,整個家的空氣中漂浮著樹木的清香。
幾年前,森山一家搬進了現在的房子,比起亂糟糟的樣子,簡單的生活才能讓人感到更舒適。
作為極簡生活的倡導者,森山也把極簡貫徹到生活的角角落落。
只剩兩張床的臥室,連小旅館設施都比這好...
沒有堆滿瓶瓶罐罐的廚房,一股禁欲的ㄒ丨ㄥˋ冷淡撲面而來。
你肯定也想問:
空間上這樣大片留白,那這一家四口的東西都去哪兒了?東西全都被塞到柜子里了?
森山在家開辟了專門的收納空間,把一家四口的物品做了集中收納,這樣可以在有限的收納空間里做好規整。
和一般家庭不同,森山家的玄關位置大有文章。
玄關位置有兩個小房間,左邊房間用來收納室外雜物,右邊則是入口壁櫥。
森山到家的第一件事,是先把首飾取下來。所以,玄關成了一個更換衣物的場所,特地安裝了首飾收納區和超大的穿衣鏡。
從大衣、鞋子到飾品都放在里面,不論外出還是回家都可以在這里整理衣物,輕松實現室內外的裝束轉變。
整墻的敞開式超大鞋柜,可以收納全家人的鞋子,拿取也是一目了然。
玄關邊上就是干濕分離的衛生間,換下外出服后,洗手或是沖澡都很方便。
洗臉臺下專門為孩子準備了小椅子,方便他們洗漱和拿取物品。
打開鏡柜,里面的物品用塑料收納盒整整齊齊地擺放著。
每個小盒子上都做了相應的標記,確保拿的時候不混亂,物歸原位的時候不錯誤。
抽拉籃里放著干凈的換洗衣服,方方正正的毛巾乖乖呆在櫥柜里,洗漱準備工作在這里就能完成。
物品按照使用頻率自上而下擺放,最常用的餐具放在櫥柜中間。使用頻率較低的塑料飯盒,清潔工具就放到邊上的抽拉籃里。
七零八落的茶杯、玻璃杯就用原木色的收納筐裝起來,這樣即使放在櫥柜最高處,拿取也很方便。
前面提到,森山為了臥室的整潔就沒有布置衣柜,而是臥室旁邊開辟了一個衣帽間。
盡管衣帽間空間很大,但要裝下一家四口的衣物和被褥,仍需要合理規劃。
按照她一貫的做法,一目了然才能避免物品的浪費。
常用的衣物全都敞開式擺放,能疊起來的衣物和必須懸掛的衣物各就其位,井然有序。
會收納的人往往也有足夠的斷舍離能力,收納最忌諱把東西毫無美感地塞滿。如果感覺東西放不下了,那就要需要扔東西了。
不需要心疼,讓東西循環和代謝是非常重要的。學會取舍,把留下來的東西用符合自己行動路線的方式收納好,生活就會變得方便很多。
家里的東西我都保持有固定的數量,好比買一雙鞋就一定會扔掉一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