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都在拒絕「鋪張浪費」的生活方式,更為倡導「節儉」的生活態度。
恰當的節儉,的確是值得倡導的事情。可若是「一味地節儉」,不僅是在做無用功,更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我們應該去追求正確的節儉方式,才能提升生活中的幸福感。
生活中,既需要恰當的「節儉」,也需要適當的「斷舍離」。
建議大家斷舍離:不論多節儉,這幾件東西該扔就扔,一點都不用心疼
1、長期積存下來的調味品和亂七八糟的餐具
廚房長時間使用,總會積存很多調味品以及亂七八糟的餐具,有些調味品已經過期或者快過期的,該丟就丟吧。
還有就是一些已經變形、陳舊、藏污納垢的器皿、鍋具、小家電,一年到頭不用一次,該賣就賣吧,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除非你想天天打掃衛生,不想過極簡生活。
尤其是那些長時間存放的物品,表面吸附著各種油脂、污漬、污垢,很容易滋生細菌。
2、絨毛長長的地墊
大部分人都喜歡擁有長長絨毛的地墊,像是入戶大門或臥室大門,都會鋪上一層柔軟又舒服的地墊。
可是許多人都不知道,長絨毛的地墊,簡直就是灰塵、毛發、垃圾聚集地,太容易積灰積塵了,通常翻開地墊,就會發現厚厚的一層灰塵。
更別提家里有小孩或寵物,毛發、糖果各種細小的玩具,都會勾在地毯上,家里的小朋友用手觸摸地墊,手上就滿是細菌。
建議大家還是淘汰這些長絨毛地墊,用上無絨毛的地墊,比起長絨毛地墊,它的使用感更好,耐磨、耐刮又防滑,會更好用一些。
3、長時間使用的洗碗布
長時間使用的洗碗布,會積存污漬或者油脂,如有清洗不干凈,久而久之就成了污漬、細菌的藏身之處,反而成為安全衛生方面的絆腳石,不值得繼續使用。
尤其是摸起來油膩膩的洗碗布,表面還會有一些黏液,不管你怎麼清洗都清洗不干凈,如用高比例的84消毒液浸泡,洗碗布是干凈了,但洗碗布被消毒水泡爛了。
如有可能,真心建議大家該丟就丟吧,重新換一張新的來洗碗,不要為了節約幾塊錢而賭上一家人的健康不值得。
4、壞掉小口的碗碟
有些家庭生活真的特別節儉,比如碗碟摔了一個小口之后,仍舊會繼續使用。并且使用壞掉小口的碗碟,在許多家庭里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但是搬家時,最好不要把這些破口的碗碟,搬入新家使用。
比較科學的原因是,收納時十分麻煩,搬運時的不便,也會導致碗碟破損摔碎。因此盡量可以丟掉破口的碗碟,減輕搬家時的負擔。
而另一原因,就是帶著壞掉的碗碟,搬入新家,終歸寓意不好,因此不建議大家把破掉的碗碟搬入新家。
5、睡了很久的枕頭
許多人搬家時,會把棉被、枕頭都一起收納起來,搬到新家一起使用,因為找到一款舒適的枕頭,真的不容易。
但是睡了很久的枕頭,上面肯定沾滿了螨蟲、細菌等等,許多家庭會清洗枕套,枕頭枕芯卻沒辦法清洗,因此搬入新家的確會帶來生活困擾。
老一輩的人,都把枕頭稱為「進伙」,如果搬新家時,用的是舊枕頭,就不利于家里發展。基本上搬新家,都要給家庭成員購買新枕頭。
有些講究的家庭,還會給每個枕頭里塞一個「138元」的紅包,寓意著搬入新家后「一生發」。
6、舊牙刷
牙刷是我們每一天都要用到的,需要定期的更換,舊牙刷就不要再使用了,不然也會滋生很多的細菌,還有很多的污垢,長期使用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口腔健康,所以牙刷要及時的進行更換。
7、木菜板
木質菜板,算是每家每戶都擁有的烹飪工具。一般為了節省,大部分家庭,都會將一塊木質地板來回使用,一用就是好幾年。
但用久了的木菜板,你知道它有多臟嗎?每天都在菜板上切菜切魚切肉,一些遺留的蛋白質、脂肪等殘留物,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所以切菜板上的細菌濃度,甚至會比馬桶還高,因此:菜板比馬桶還臟。發霉的菜板上,還會有許多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和黃曲霉菌等等。
每次烹飪時,各種豬肉、鱸魚、大蝦等食材都得在菜板上滾一輪,這些細菌就會沾染到食物上,隨著美味佳肴,一起走進我們的胃里。
為了家人的健康,建議大家還是丟掉家里的木菜板,換上防霉材質的菜板。
8、破洞、單只、無彈力的襪子
許多家庭的抽屜里,應該藏著穿了又穿的襪子,有些都破洞了,有些只剩一只了,有些襪口都失去彈力了,卻還依舊留著。
趁著大掃除扔掉舊襪子吧,這些舊襪子基本上都不穿,放在抽屜里占地方。丟掉不要的襪子,瞬間覺得抽屜變清爽了許多。
9、木質的筷子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自然少不了要「動筷」,只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使用頻率這麼高的筷子,如果用普通的木質材料,其實是非常容易滋生細菌的。
因為食物殘渣容易附著到上面,加上水漬的影響,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烘干,很容易發霉。
而在這種情況下,不斷夾菜送入口中,結果可想而知。要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小疾病,如感冒和發燒就有可能是病從口入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