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怕危險的怪病,富婆把豪宅住成破爛屋,單身漢被垃圾活活掩埋

漫果儿 2022/03/06 檢舉 我要評論

我從未見過把日子過得如此淒慘的富人。

83歲的田中澤子和田中茜,在聚居富豪明星的日本下北澤地段,擁有一整棟樓。明明可以靠收租衣食無憂的母女倆,卻生活在垃圾堆裡。

在她們居住的4間大房內, 過期食品、不穿的衣服、用過的衛生紙、廢舊的包裝袋隨意地堆在房子內的角角落落,空氣中散發著垃圾腐爛的氣息,各種飛蟲、蟑螂在這裡繁衍生息。

糟糕的室內環境

很難想象在幾百平米的大房子裡,竟然會出現寸步難行的情況。更可怕的是, 母女倆連睡覺的地方也沒有,只能和一堆亂七八糟的雜物擠在一起。

對于糟糕的居住環境,田中母女早已感到厭倦,可她們卻從未好好收拾過。或者說,她們對清理房子根本就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通常稱為囤積症。

一般來說,囤積症具體表現為患者不考慮物品的實際價值,大量地收集囤積。即使不需要使用的物品佔用過多空間,並嚴重影響到生活環境,他們也難以做出丟棄的決定。

事實上,囤積症並不是純粹的懶惰、不講個人衛生而已。

早在2013年,美國精神科學會就在《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將囤積症單獨列名為一種心理疾病。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成年人患有囤積症的機率大約為 2% 到 5%。

從整體的情況上看,囤積行為多發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

其中,大部分患者在11到15歲就開始出現囤積行為,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囤積習慣將會越來越嚴重。

時至今日,囤積症早已被視為值得重視、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堆積如山的垃圾、雜物,不僅會影響家裡的衛生環境,還會引發蚊蟲滋生、細菌感染的問題,十分不利于居住者的健康。

除此之外,不少家庭關係因為囤積症的負面作用,而支離破碎。 日本一個老太太在家中囤積了10000件垃圾,使寬敞的房子根本無法正常居住。因為無法忍受髒亂差的家庭環境,老太太的老伴和女兒不得不搬到外面的房子,一度和她斷絕來往。

而以上兩類問題,已經算是比較輕微的了。嚴重的囤積習慣,甚至可能危及人們的生命。

在2016年的西班牙,一名男性囤積者因為堆在天花板下的垃圾倒塌,而被20噸垃圾活活壓死。

案發現場

而亂七八糟的垃圾雜物,還會在無形中為家居環境創造易燃的條件,阻攔受害者在突發危機中逃生。 根據2014年LFB(倫敦消防隊)的資料顯示,在過去三年中,囤積是造成近20起火災死亡的重要因素。消防員平均每週要囤積者家中要處理大約2起火災。

然而,即便囤居者們知道屯太多雜物會給生活帶來種種不便,甚至有潛在的危險。但他們依然難以丟棄沒有使用價值的物品,也不太願意改變雜亂的環境。

在日本神奈川縣,一名囤居者將別墅住成垃圾屋,政府花費60萬日元才將他的房子清理乾淨。

然而,這名囤居者竟然用3年時間,將工作人員從他家中丟走的垃圾又撿了回來。

令人驚訝的是,直至今日,現代醫學也無法對囤居症的病因作出合理解釋。我們可以了解的是,囤居症和遺傳、生活環境以及患者本身的壓力和精神狀況都有所關聯。

對患者而言,那些無用的雜物垃圾不僅是占空間的廢物,還是寄託情感、帶來安全感的重要存在。

一些老人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他們知道一無所有的滋味,正因為如此,所以才要不斷囤積,使精神上獲得一種滿足感。

而對于失去家人或孤獨的獨居者而言,那些老照片、舊雜物本身就承載著自己經歷生活的記憶。如果丟棄了它們,就像是在背叛某個時間段的自己一樣。所以,他們寧願自己住得委屈點,也不想丟掉曾經帶來溫暖和快樂的回憶。

一名囤積者收藏的老照片

那麼,要如何解決囤積症帶來的問題呢? 目前,醫學上並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在治療囤積症的方法上,也主張進行心理上的認知行為療法(CBT),幫助患者克服囤積的欲望,對物品的保留和丟棄做出合理的安排。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