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垣結衣最愛的食物竟是簡簡單單的麵包棒,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吃麵包 ?

漫果儿 2021/12/17 檢舉 我要評論

行業創新和個人習慣相輔相成,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麵包文化。

日漫愛好者應該都見過這個名場面:

「嘴裡咬著一片吐司,一魯夫奔自己快要遲到了。」

動漫《新世紀福音戰士》

對于這個乍一看十分合理,其實槽點滿滿的場面,不少人都會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是麵包?」、「幹嘛要叼著?」

動漫《男子高校生的日常》

當然是因為方便啦,難道早飯還能吃咖喱飯不成?

好吧,你贏了

講真, 叼著麵包出門的動漫少女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是拿著麵包出門的社畜阿貝卻比比皆是,而日本人愛吃麵包,也是不爭的事實。

是的,今天的主題就是日本的麵包啦。

比起以米飯為主食,日本人這些年越來越愛吃麵包了。

根據日本總務省所提供的資料(17-19年),日本全國人均麵包消費金額是3萬多日元,而人均大米消費支出,最多也不過2.4萬多日元。

日本農林水產省:日本人在主食上的人均花費

更誇張的是,調查中約有一半的日本人回答,他們幾乎每天都吃麵包。可以這麼說, 在日本,麵包黨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米飯黨。

日本雖然不是麵包的發源國,但在麵包上也充分發揮了他們所擅長的「從模仿到創新」的能力。通過這項「鬥轉星移」之術,其精巧香軟的日式麵包在亞洲都成為主流,在世界上更是大有能和歐式麵包分庭抗禮之勢。

日本的麵包和普通的麵包有何區別?日本人為啥這麼愛吃麵包?日式麵包的代表又是哪些?下面就讓漫果兒來「簡單」說一下。

日本麵包的歷史

雖然人類食用麵包的歷史已達幾千年之久,但日本的麵包史其實要短的多,大規模發展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情而已。在這裡,我們主要把日本的麵包發展史分為三個階段。

■ 萌芽期 安土桃山時期到明治維新前

天文12年(1543年),葡萄牙傳教士首次將麵包帶入了日本,日語的麵包(パン)就是來自其葡萄牙語的發音。當然,與幾乎所有從西方世界來到東方日本的食物類似,這時的麵包並不怎麼受待見。無糖無油的「硬物」和香軟的米飯之間的選擇,再容易不過了。

江戶時代幕府的鎖國政策則是讓麵包的流行變的難上加難,能在長崎一地流行,已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當時日本饅頭的工藝與現在大相徑庭,1718年發行的《御前點心秘傳》一書中記載了用甜酒做酵母來製作麵包的方法,與我們的酒酵饅頭的方法相近。

麵包再度受到關注,已經是1840年左右的事情了。

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後,日本擔心英國人會乘勢襲擊日本,負責著江戶防備的江川太郎左衛門覺得麵包輕便易攜帶,不需要加熱就能吃,是完美的軍糧。于是他從長崎招攬了麵包師,開起了一家麵包工坊,打算用麵包來「武裝」軍隊。

當然,最後日本和英國並沒有打起來,麵包在當時也並沒有真正被當成軍糧來使用。

■ 轉變期 明治維新到二戰時期

就像遇見對的人一樣,早一秒尚早,晚一秒太遲,麵包的時代,終于要來了。

1858年日本全面開放後,東京、橫濱、神戶等地面向外國人的酒店不斷增加,酒店裡也開始烤麵包用以招待外賓。

全社會在飲食上搞起了「洋務運動」,以銀座木村屋的創始人木村安兵衛先生為代表,逐漸開發出了符合日本人口味的紅豆麵包等品種,在明治末期一天能賣出10萬個紅豆麵包,說是網紅也不為過。

創辦初期木村屋示意圖

此後天時地利,麵包又走上了「軍糧」之路。

1890年日本大米歉收,日本海軍便在《海軍糧食條例》中,推舉麵包為主食。其後的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軍需品」麵包的產業蓬勃發展,日本政府也大量收購軍用米用以製作麵包來擔當軍糧。

時間來到了二戰後期,日本此時物資奇缺,麵包都甚至到了需要配給的程度,要憑藉麵包的購買券和登記券。

相比喝粥挖野菜吃面疙瘩,麵包可是絕對的「營養食品」,撫慰了不少人的身心。

這一時期的日本麵包角色不斷轉變,既擔當過「網紅食品」,也在軍隊裡「服役」過,最後還是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成為了窮苦人民手中的「營養食品」,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

■ 成長期 二戰後到至今

二戰後,日本百廢待興,經濟凋敝,大米供應嚴重不足,是真「吃不上飯」的時期。許多日本的學校開始提供營養午餐,而主食的選擇嘛,自然就是營養食品的麵包。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從小吃慣了麵包,把麵包當為糧的一代人橫空出世。麵包主食化的設定也被人們所接受。

另一方面,美國等國家將麵粉作為救援物資運送過來,用以緩解糧食不足的問題,並設立了「麵包委託加工所」。「麵包委託加工所」指的就是將分發給家庭的麵粉寄存起來,加工成麵包。山崎麵包的前身山崎麵包所也是在這個時期創立的。

1955年(昭和30年)山崎所生產加工的麵包

此後日本經濟騰飛,更是促生出各種多樣化的點心麵包。同時兼具主食和點心兩種屬性的麵包便擁有了無可比擬的活力。

近些年來,主食中大米的消費量持續減少,麵包的比重相對增加,在2011年度總務省家計調查中,每戶家庭購買麵包的金額歷史上首次超過了大米。截至今天,這個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之前所介紹的日本咖啡成長史,也基本和這個如出一轍。

時代的巨變,之于每個人身上也不過就是衣食住行的細微之處。

日本人喜歡麵包的理由

新垣結衣最愛的麵包……是什麼呢

答案是麵包棒

在喜歡麵包的原因上,我們先來看看日本網友都是怎麼說的。根據某項調查顯示,日本麵包愛好者喜歡麵包的理由如下:

不費事,直接就能吃,吃完也不用收拾

適合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既能當點心,也能當主食,選擇很多

躺著也能吃

更適合「一人食」

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就是要遠離大米(漫果兒吐槽:什麼鬼……)

習慣了,早飯就吃麵包,其他時候也可以

家附近剛好就有麵包店

對胃的負擔小

這些理由,可以歸納總結為三條: 方便、靈活、習慣和創新

咱們先說方便,麵包這種打開就吃,吃完就扔的食品有多方便就不用我來說了。

有小夥伴肯定不服氣了,吃上的事情,怎麼優先考慮的是方便這種事情?

現實就是如此。從日本農林水產省所提供的家庭類型資料可以看出,近幾十年來日本獨居生活和單親家庭人群的比例不斷攀升,三口之家和更大家庭的比例則不斷下降,加之全職主婦的人群大幅減少,方便變得越來越重要。

和食經典組合一汁三菜依舊熠熠生輝,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不介意吃個麵包或者用冷凍食品來充當一餐。

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

追求快捷方便的背後,是日本經濟發展後,生活節奏變化所帶來的飲食簡化。

再來說說靈活,這個原因與方便,是相輔相成的。日本家庭飲食中,有一個重要的習慣就是分餐,且無論什麼事都要尊重家人的喜好和情況,這時候開火做菜的靈活度就要遠小于麵包這種即食品。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準備一家早餐的日本家庭主婦,大清早的起床了,先得煮一鍋飯,還得準備菜,大兒子喜歡蛋捲,小女兒偏愛烤青花魚,老公呢則少不了味增湯的情況,是不是感覺一個頭兩個大呢?

西式的早餐麵包則可以完美解決什麼問題,一袋土司全家吃,喜歡什麼醬自己塗,最多再煎個蛋,輕輕鬆松就滿足了每個家庭成員的喜好。

最後就是習慣和創新,之于每個日本人是習慣,之于日本的麵包行業則是創新。

什麼對胃好啦、家裡附近有麵包房啦、吃起來方便啦,這些理由一看就能猜出都是老年人提的。而現在的老年人,就是日本麵包史中所提到的,二戰前後吃慣了麵包的那個人群。老年人更偏愛容易咀嚼對胃負擔更小的食物,而日本對于飲食無孔不入的創新精神,則正好滿足了日本人的需求。

無論是充分考慮日本人口味的咖喱麵包、奶油麵包和炒麵麵包等,還是主打「每個人都能輕鬆享用」的 超熟麵包生吐司,都體現出日本人在食物上無盡的探索和創新精神。

生吐司鼻祖乃が美的高級生土司

生吐司這種更濕潤柔軟的麵包品種被發明,再一次改變了日本人吃麵包的習慣。 加入米湯種後的吐司就連原本生硬的邊都擁有了軟綿的口感。

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的家計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單身人士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主食麵包的消費逐漸增加,而外食、速食麵、漢堡等消費則顯著下降。對于年齡大的人來說買來即得,吃起來又輕鬆的麵包顯然比自己開火做飯要簡單不少。

日本總務省2020年家計調查

行業創新和個人習慣相輔相成,就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麵包文化。

日式麵包的名品

典型的日式麵包,主要材料選用高筋粉,輔以甜的、鹹的、辣的、以及各種餡料。製作時,會先揉麵團到出筋,甚至達到可以拉絲的程度。其烤制溫度也是遠低于歐包, 烤完後麵包組織鬆軟又彈性,誘人無比。

下面我們也來介紹幾款經典的日本麵包給大家。

🥯

 紅豆麵包 

あんぱん

最能代表日式麵包的,應該非紅豆麵包莫屬。

它是由木村屋(原名文英堂)的創始人木村英三郎于明治7年所創造出來的酒種麵包。這種麵包結合了日西兩邊的麵包製作方法,因此格外符合日本人的口味。明治30年,木村屋的酒種紅豆麵包幾乎壟斷了全國的麵包業,銷售一直火爆異常。

歷經100度年,現今銀座的木村屋本店依然生意更是喜人,僅在東京都圈內,銷售木村屋家的麵包店鋪就有7500多家。

位于銀座的木村屋本店

紅豆麵包得益于酒種工藝,豆子的香甜味道和摩挲的口感得到了更好的激發。

現如今除了用紅豆或者豆沙做餡料,也會有紫薯、板栗、櫻花等各式同樣甜軟的輔料做「紅豆」麵包的餡料,是日式麵包中不動的C位, 每年4月4號還被登記為「紅豆麵包日」。

日本超人氣的動畫人物麵包超人就是紅豆麵包的角色。

麵包超人和他的朋友們

 蜜瓜麵包 

メロンパン

乍一看蜜瓜麵包,不少朋友都會說,這不就是鳳梨包嘛?

其實並不是,這兩者,只是長的非常像而已。

鳳梨包

日本的蜜瓜起源眾說紛紜,有說是外國點心師傅在西式點心基礎上改造的,日本的東京、大阪和廣島,都有店聲稱為蜜瓜麵包的創始「負責」

雖然搞不清楚究竟是誰創造了蜜瓜包,但彼時日本剛從外國引進了哈密瓜,所以就有麵包師傅就大膽的把哈密瓜這種稀罕物和麵包結合起來,作為一個噱頭用來賣麵包總是不錯的。

夏娜的最愛

蜜瓜包的最大特點是要在麵團上覆蓋一層薄薄的餅乾再烤制,所烤完的蜜瓜麵包凹凸有致,外脆裡嫩,香甜可口~

現代的蜜瓜麵包更是走上了萌的路線,還有什麼烏龜形狀的,總之是怎麼能吸引眼球怎麼來。

 咖喱麵包 

カレーパン

起源自東京都江東區名花堂咖喱麵包被認為是

日本洋食麵包的鼻祖。初版的咖喱麵包只是用粘上了麵包糠的麵包放油裡炸制,後續又加入了咖喱作為餡料,各家都有自己的不傳之秘,關東關西也會根據各地人們的口味而有所調整。

現代的咖喱麵包已經完成了多次進化,餡料花樣繁多,土豆、胡蘿蔔、洋蔥,還會有各種雞、豬、牛等肉等等。

在漫果兒看來,日本人喜歡咖喱麵包,大體上就和我們喜歡蓋澆飯的感覺類似吧。

每年日本各地都會舉辦各種咖喱麵包的比賽,

以決出誰才是「最強的咖喱麵包」

 麵包棒 

コッペパン

麵包棒的起源始于學校的午餐,二戰後日本糧食短缺,為了改善孩子們的伙食,學校便提供了麵包棒。它的大小並做成剛好一個孩子一頓飯的量,如此即使是小朋友也能輕鬆的食用。直到1980年代, 麵包棒都是學校餐食中主食的不二人選。

福島某學校的營養午餐

以現在眼光來看,這個麵包棒只能說普普通通了,但是這恰好 是一代日本人對麵包的最初記憶。所謂小時候的味道,總是最難忘的。

現在為數不少的咖啡店和飲茶店把麵包棒作為基本麵包,提供給客人各式各樣的花式麵包,這也是日本麵包文化中,習慣和創新的典型結合。

為了表現出麵包棒多好吃

gakki還向大家演示她是怎麼吃的

 可樂餅麵包 

コロッケパン

名字雖然是可樂餅,不過其實「只是」油炸土豆餅而已。可樂餅的名字取自于法語的croquette,是日本的一種人氣小吃。

只有嘗試過可樂餅麵包的小夥伴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美妙,炸貨+碳水+碳水的王炸組合,東西的好吃程度和熱量,果然是成正比的。

 炒麵麵包 

焼きそばパン

同樣是日本人鍾愛的碳水+碳水組合,據說在1950年代,有家日本小吃鋪同時賣麵包和炒麵,然後有客人就打卡了新世界的大門,將麵包切開後把炒麵夾在裡面食用,沒想到風味獨特,頗受歡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