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發明的「麻將鍵盤」火爆網路,他們到底有多愛打麻將?

漫果兒 2021/05/12 檢舉 我要評論

胡適先生曾經大呼,麻將裡面有鬼,那樣一個學貫中西的大學問家,也異常喜歡麻將,他在日記裡多次記載過要戒絕麻將,可惜屢戒屢犯。對此,我只能說並非老先生的心智不夠堅定,而是麻將實在太勾人了!

這不,連嚴謹木訥的日本人都被麻將迷的五迷三道的,最近甚至發明了麻將主題的鍵盤。

難道只是摸摸印有麻將符號的方塊你們就覺得很滿足嗎?!

清新的配色令人賞心悅目,不得不不說霓虹金的審美和設計水準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

可能有人會注意到,方向上的字樣並不是按照印象中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標注的。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是按照按麻將桌來的,日本的麻將根據是東南西北順序坐莊,他這個應該是自家坐東(莊),逆時針順序下家南,對家西,上家北這樣設計的。

麻將雖是傳入日本的,但日本麻將也有自己的一套規則。霓虹金對麻將的熱情可以說是非常高了。比如走在日本的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麻雀」或者是「雀荘」的招牌,看到這些文字就代表了這是——麻將館。

為什麼會寫作「麻雀」呢?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因為之前表示一條的「么雞」是麻雀,二說是因為麻將洗牌的聲音很像麻雀的叫聲。

雀莊嚴禁公然賭/博,業主只提供場地和麻將桌收取租金,或者通過一些額外的消費如飲料等賺錢。同時規定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時間不能超過半夜12點。

不過現實中依然有大量雀 荘在午夜後秘密開放,賭/博行為也不可能完全杜絕。

據日本學者考證,麻將是一名日本教師——名川彥作在四川省任職時看到,並在1909年回國的時候帶回日本的。名川彥作的貢獻就在於,他把麻將規則和遊戲方法通過文字性的東西介紹給了廣大的日本人,因而使這種遊戲逐漸推廣開來。

同年,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也在《朝日新聞》上的連載中提到了自己去中國時看到了中國人玩麻將的情景。

但麻將並沒有馬上在日本流行起來,只有上流階層和文人們有在玩,很多能在日本文學史留下名字的著名文人在當時都沉迷於麻將。

而麻將的真正普及時期則是在關東大地震過後的上世紀20年代。日本正式開始引進麻將牌並開始販賣麻將相關的書籍,同時還制定了「日本麻將標準規定」,確立了自己的標準麻將規則,這些都是日本麻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後來,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一大批擁有中國風裝飾的麻將館,就連一些流行歌都與麻將有關。

在麻將如火如荼的時候,著名的雜誌《文藝春秋》成為促進麻將在日本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昭和3年的時候日本成立了東京麻將俱樂部,而第一代會長就是《文藝春秋》的創始人——菊池寬。

而該聯盟甚至想推動麻將進入2020年冬奧會,為此他們還組織了20名國會議員觀看了一部麻將主題電影《麻雀放浪記2020》,以爭取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我們議員聯盟之所以推廣麻將,主要是它能活躍大腦,同時在兒童教育層面得到有效利用,並且助力高齡人群的護理。」

害,真的不得不說日本真是一個異常執著認真的民族。

日本的麻將,型制數量花色都是麻將一樣的,但是尺寸偏小,一般是竹制的背面,花色面用的是象骨或者象牙,外箱是紫檀木,日本稱之為唐木製作的,上面會寫一兩個中文的單詞,益友、春秋之類。

是不是很精緻漂亮呢?

不過,隨著後來民眾對麻將的需求越來越大,他們也開始自己生產並售賣麻將牌——文春牌,這也是日本第一套國產的麻將牌。

上世紀30年代,麻將在日本的普及程度大大提升,直到戰爭時期熱潮才有所褪去。

但二戰後,由於物資匱乏,麻將作為廉價的娛樂活動在日本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在原有的規則上新增了立直、寶牌等新規則。

當然,日式麻將和中式(內地)麻將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136張牌的叫法基本上是捨棄日文讀法,直接套用中文。

規則也有「 [自.摸]」、「 放炮大三元」、「 清一色」、「 對胡」之類的說法。 日麻中的「國士無雙」,也就我們所稱的「十三么」。

然後我們來看看麻將術語傳到日本後又有哪些變化:

【碰】ポン

【吃】チー

【順子】シュンツ 三個數位連在一起的叫【順子(シュンツ)】

【刻子】コーツ 三個一樣的牌叫【刻子(コーツ)】

【雀頭】ジャントウ 要想胡牌必須要雀頭【雀頭(ジャントウ)】,下面的一對北風就是雀頭了。

【聽張】 聽張,在日本叫【待ち方】,意思就是聽了,等待別人放炮。

【胡牌】 日本麻雀胡牌的方法基本差不多,誰先完成14張牌,誰就先胡牌,日本叫做【完成「かんせい」】【あがり】。

【[自.摸]・放炮】

大家都知道,胡牌要麼[自.摸],要麼別人放炮,日本[自.摸]叫【ツモあがり】,別人放炮叫【ロンあがり】。胡別人的牌有一個規矩就是,自己打的牌,別人再打,是不能胡的。

麻將根據地域有五花八門的玩法,日麻的流派卻顯得單一許多。另外不同於很大程度上靠「手氣」的中式麻將,日麻並不過於關注純粹的運氣,而是強調通過觀察和計算來獲得勝利,相對來說更具有競技性和觀賞性。

日本人不但形成了自己的麻將特色——這裡再科普一個小知識:自動麻將機是日本人「用愛發電」的產物哦!

有些人或許會注意到,有些麻將機裡的一筒竟然刻著一圈日文?像這樣——

在日本,還有很多麻將專業團體,以及日麻聯賽等職業麻將賽事,供麻將愛好者切磋比拼。

日本的麻將比賽和其他體育比賽一樣,有專門的直播和解說,頂級的賽事選手獎金收入也同樣非常豐厚。

1981年成立的「日本職業麻將聯盟」,是目前日本會員最多、比賽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團體。

日本職業麻雀聯盟旗下的最頂級四大頭銜戰包括:職業聯賽鳳凰位戰、十段戰、王位戰和麻雀大師,打麻將的職業選手會被授予「雀士」的正式段位。

日本職業麻雀聯盟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將麻雀發展成和圍棋將棋一樣的職業體育,讓職業雀士可以靠比賽維持生活,同時在大眾心中去除賭博的不良印象,認同麻將的地位。

隨著互聯網等文化的普及,日本職業麻將選手也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大學生成為各項賽事的主力。2018年10月成立的日本職業正規聯賽M. LEAGUE,就是從日本各地選拔並培養麻將職業選手,高額的賞金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加入。

在打在麻將這件事上,日本可以說真正做到了「老少皆宜」。

大多數的日本年輕人中學時就開始打牌,有些人把「學會麻將」作為人生邁入成熟期的一個標準。甚至有企業通過麻將來選拔面試者。

有些家長為了不讓自家娃輸在起跑線上,更是從小就鍛煉孩子的麻將技術。比如這位叫小雪的小朋友,從5歲開始學習麻將,日常去麻將教室訓練之余,平時的家庭娛樂也是打麻將。

雖然看似違反生活中的常理,但小雪不補課經常打麻將,成績卻仍意外的好。在從慶應畢業的媽媽看來,麻將能培養觀察力和集中力,有利於學習。(這清奇的思路,不愧是慶應畢業的!)

大概是出於同樣的考慮,有不少日本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到麻將教室。

莫名開始羡慕了怎麼回事?嗚嗚嗚

相信大家或有耳聞,現今日本也有不少明星是出了名的麻將愛好者:

比如,本色出演《鬥牌傳說》的本鄉奏多,已經多次參加日本名人之間的「麻雀最強戰」,最終獲得優勝。

他自己家裡就有麻將房,在小學還是幼稚園的時候,還說自己想成為一名賭徒。

據說,本鄉奏多是因為看了福本伸行的《鬥牌傳說》而愛上打麻將的。

後來更是在《鬥牌傳說》真人版中扮演了麻將天才赤木茂一,離譜的是,他還曾與福本伸行同台競技打麻將,結果還打贏了!

中居正廣也多次公開表示自己很喜歡麻將。在綜藝節目中被問及「不想舍去的東西」,他第一反應就是麻將。

據說,他從33歲起開始打麻將,很快就愛上了。

有媒體爆料稱,他曾有一段時間徹夜泡在麻將館裡,興奮時甚至會不顧形象地大叫...

古川雄輝大學時代一周可能會有四天都在宿舍打麻將,最瘋狂一次打了差不多72小時,打到後面就是邊睡邊打。

由於愛打麻將的形象深入人心,後來他還參演了由福本伸行漫畫改編的真人版電視劇《天 天和街浪子》。

藤原龍也也曾經在《閒聊007》中自爆,休日的行程就是競馬-壽司-麻將…

日本演藝圈還有一位一位有名的「愛打麻將」的選手,那就是明石家秋刀魚。這位不僅多次公開自己喜歡打麻將,還經常勸別人打,因為

他認為打麻將能提高「看眼色」的能力和溝通能力。(麻吉?怎麼和前面那位媽媽的說辭一樣)

有趣的是,木村拓哉曾在節目中爆料:以前覺得自己「絕對不會打麻將和高爾夫!」但因為明石家秋刀魚激他:「要是打麻將或者高爾夫的話,你絕對會輸!」,他自此開始發奮。

大神怎麼會輸?什麼領域都爭強好勝的木拓實在太可愛了!

你以為只有男明星愛好麻將嗎?麻將的魅力還斬獲了一大批霓虹美少女——

據《週刊現代》報導:橋本環奈因為受到小栗旬的影響(不行真的好好笑)愛上了打麻將,甚至喝著酒徹夜地打。

即便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她也會在手機上玩麻將遊戲

據日本媒體報導,吉高由裡子出道前也非常愛打麻將,甚至達到了專業級別。

除了麻將外,她還熱衷於賽馬、彈子機,她享受賭博的樂趣,理由是「人生就像賭博一樣」

又美又率性,這樣的漂亮姐姐,我是真的愛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