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是給人生做減法。
有人曾說過:「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與他能舍棄之物的數量成正比。」
一個人是否真正富足,不是看他擁有多少,而是看他能舍棄多少。
刪繁就簡,懂得放棄,才配擁有。
人只有擺脫物質的束縛,才能讓內心充實、豐盈。
有這樣一段話:人生真正寶貴、必要的東西,其實寥寥無幾。應該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真正想做的事」上。
大道至簡,以簡馭繁。
多余的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只有束縛和占有,讓人陷入欲望的深淵,消耗掉我們的能量。
一個人只有從不斷膨脹的物欲中擺脫出來,才能把心思放在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情上去。
網上曾經有個提問:「究竟什麼是內耗?」
其中有條高贊回答:「內耗,就是一個人和自己作斗爭,不用別人動手,自己就把自己消耗殆盡。」
內心的糾結,對事情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還會擾亂思緒,讓人陷入無盡的煩惱和痛苦中。
與其在內耗中消耗自己,不如用行動來突破自己。
生活中,有的人每當遇到困境,就會陷入焦慮、迷茫、自責、懷疑和無盡的痛苦中,他們牢牢被自己的負面情緒綁架,最后耗盡了自己。
很多時候,壓垮我們的不是失去了什麼,而是內心無休止的自我斗爭。
內耗,時時束縛著自己,不斷地消耗,讓我們的情緒波動,無法專注當下的事情。
有時體會不到工作的成就感,甚至喪失前進的動力。
此時,唯一能幫助我們的,只有戰勝自己的內心,打破情緒的牢籠。
看過這樣一段話:「我慢慢明白了為什麼我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得深刻,跑一會步期待它讓我瘦下來,發一條微信期待它被回復,對別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我長舒一口氣。如果沒有實現呢?就自怨自艾。」
常言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多。
我們總是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我所愿,然而,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
唯有放下期待,強大自己,才能更自信、從容。
很喜歡這句話:「不要把期待都放在別人身上,因為別人沒有義務要實現你的期待。」
對別人期待太高,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逃避和推脫。
有人說:「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降低對他人的期待。」
有人說:「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去除糟粕,才能取其精華。
成長,是給人生做加法;成熟,是給人生做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