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斷舍離,越過越焦慮:扔掉這100樣東西,還你干凈透亮的人生

佩珊 2022/04/14 檢舉 我要評論

斷舍離,估計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但同時絕大多數人肯定也沒有認真思考過到底什麼是斷舍離。

這篇我就分享下《斷舍離》的精髓。

什麼是斷舍離?

斬斷物欲,舍棄廢物,脫離執念。

字面意思好理解,但僅僅是理解字面意思,就會有很多誤解。

比如,很多人會說,老子年紀輕輕,就指望物欲驅動自己拼命賺錢才能好好工作呢,你跟老子說要斬斷物欲?

斬斷物欲,其實有很多層面,比如斬斷你對不需要之物的留戀,斬斷你對過去囤積之物的懷戀,斬斷你很多物件莫名其妙的占有欲。

所以,斷舍離,不是讓你過清心寡欲的生活,錢還是要賺的,房子還是要買的。

斷舍離的意義是什麼?

給你講個真實故事吧:

2011年日本大地震,很多人在災區活下來了,卻在被救援后在避難所去世了。這是不是很奇怪?

后來才知道,其中一個原因跟排泄有關。避難所會提供便當飲水等吃的喝的賑災,所以即使很不方便也能保證災民的營養。但是,廁所的數量嚴重不足,導致很多中老年人忍著不上廁所,逐漸影響身體,抵抗力變弱。

而且避難所的廁所設施相當差,經常堵塞。所以上廁所這件事對災民的身心有很大的影響。

大的自然災害面前,我們能馬上想到給大家「送吃的喝的」,卻沒多少人想到「送廁所」。

人們總是更喜歡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獲取」上,而不是「如何排除」上。

任何空間,都需要有進有出,人是如此,空間也是如此,否則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堵塞,一個不懂斷舍離的人,經常造成空間「排泄」堵塞,生活在這個空間的人也會變得散漫、沒有精神,總是提不起勁兒投入生活,結果生活變的越發無聊和枯燥。

空間,對人的情緒有極強的渲染能力:長期不用的東西,滿滿當當的堆在一起,會讓整個空間充滿惰性,被卷入這種惰性洪流中的人自然也會感染惰性,悶悶不樂,打不起精神來。

斷舍離并不是單純的處理雜物、拋掉廢物,而是在充滿閉塞感的人生長河里喚醒「流通」。

這篇文章,我非常非常仔細的給大家列了一個扔東西清單。

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東西,但非常有必要從扔東西開始來實現。進,則出,出,則進,然后再出,這就是新陳代謝的生命機制。

年初,年中,年末,甚至每個月都可以按這個清單定期做一次物件斷舍離:

1、逛超市商場囤積的塑料袋。

2、沒有水的筆。

3、沒電的電池。

4、不再用的水杯、保溫杯。

5、各種寶特瓶、飲料瓶、果汁瓶。

6、過期的牛奶、酸奶。

7、冰箱里發霉的食物。

8、過期的藥,不會再用的藥。

9、口香糖盒。

10、買各種產品留下的包裝盒,雖然精美。

11、根本用不著的收納盒收納袋。

12、搬完家后的紙箱子別留,下次用下次再買。

13、不再需要的各種數據線。

14、淘汰下來的插座插頭充電器。

15、舊手機壞手機。

16、舊手機殼。

17、不再用的耳機。

18、不用的充電寶。

19、不用的手機支架。

20、舊電腦、舊鍵盤、舊鼠標。

21、破舊又丑的電腦包。

22、不再戴的舊手表。

23、沒價值的書,不喜歡的書。

24、沒有收藏價值的雜志。

25、各種宣傳冊資料。

26、不再需要的打印資料。

27、沒紀念價值的門票、明信片、電影票。

28、往年的日歷,甚至今年的日歷,用不上。

29、一時情懷上頭買來的各種書簽。

30、用了幾頁、不喜歡的筆記本。

31、不用的便利貼。

32、各種外賣單。

32、桌子上堆的寫寫畫畫的廢紙。

33、舊內衣,穿著不舒服的內衣。

34、舊襪子,破襪子,只有一只的襪子。

35、肯定不會再穿的鞋。

36、一年也不會戴兩次的帽子。

37、不再背的舊書包、帆布包。

38、領口皺巴變形的T恤。

39、泛黃的白色衣服。

40、過時的、自己都嫌丑的衣服。

41、不再適合自己風格的衣服。

42、旅行時腦子一熱買的民族服裝飾品。

43、參加活動、會議帶回來的文化衫。

44、孩子長大了穿不下的衣服鞋子。

45、舊腰帶。

46、舊拖鞋。

47、舊大衣。

48、多余鞋盒。

49、肯定不會再用的床單。

50、睡著不舒服的被子。

51、躺平了的枕頭。

52、不再喜歡的毛絨娃娃。

53、覺得沒意思了的小玩具小玩意兒。

54、旅行時為了買而買的各種小紀念品。

55、用的太久不好用的毛巾、澡巾。

56、過期化妝品洗護品。

57、不再喜歡的化妝品。

58、用完的化妝品洗護品的空瓶。

59、舊牙刷。

60、多余的梳子。

61、舊發卡扎頭繩。

62、用舊的馬桶墊。

63、還剩一點點的潔廁靈。

64、不好用的蓮蓬頭。

65、萬年用不上的生銹五金工具。

66、幾乎用不到的桶和盆。

67、從酒店帶回家的洗漱旅行套裝。

68、從酒店帶回來的一次性拖鞋。

69、門口和衛生間入口又臟又舊的地墊。

70、壞掉的傘。

71、廉價衣架。

72、從前買的廉價首飾。

73、生銹發鈍的指甲刀。

74、舊眼鏡。

75、多余的眼鏡盒。

76、卸載基本不用的手機APP。

77、名片。

78、廢紙。

79、過期零食,不想吃的零食。

80、不新鮮的甚至壞掉的水果。

81、潮了的瓜子、堅果。

82、極少使用的小電器。

83、破損不用的杯碗碟盤。

84、過期調味品。

85、老化筷子,彎的筷子,點外賣攢的筷子。

86、淘汰下來的黑鍋,笨重的熱水壺。

87、一年用不了兩次的榨汁機。

88、自我洗腦說每天帶飯買來的便當盒。

89、自我洗腦說做糕點買來的各種原料。

90、買東西送的廉價低質贈品。

91、過期的優惠券,沒過期也扔了吧。

92、沒用的購物小票,桌子上的各種傳單。

93、各種不用的購物卡、打折卡、銀行卡。

94、用舊了的掃把、拖把、抹布等。

95、閑置的花盆,干了好幾年的魚缸。

96、沒用的鑰匙、不用的鑰匙扣。

97、抖音上買來的根本不神的各種神器。

98、過年過節各種公司寄來的無聊禮物。

99、朋友送的各種奇葩禮物,心意領了。

100、各種糟糕的關系,以及不愛的人。

需要斷舍離的東西,往往就三類:不需要的——不合適的——不愉快的。

我們居住空間的東西,可能超過一半是忘卻物,什麼是忘卻物?就是連存在本身都被忘記了的東西,其中很多都是你不需要的,只是你以為會用得著。

還有很多是不合適的,不合適的衣服,不合腳的鞋子。

不愉快的,是很多人反而容易忽視的。什麼是不愉快的?

比如浴室里難用的蓮蓬頭,每次用都不舒心,早點扔了才能換新的、讓自己開心的。

再比如前任的物件,最好扔了。有人扔掉前夫的家具后,重獲7年不見的痛快感。有人跟之前的戀人感情曖昧,糾纏了多年,學習了「1 out 1 in法」,痛快分手,遇見了新的戀情。騰出一個位置,給下一個人,這就是斷舍離的進出之道。

明白了舍棄的辛苦,就更謹慎地對待獲取。

不懂斷舍離的人,就是無法放手的人。

無法放手的人通常分三類:

第一:逃避現實型。

真麻煩——是這類人的口頭禪,嫌收拾家里麻煩,所以想逃避不想收拾,然后空間變糟糕,于是想逃避,更不想待在家里,然后家里越來越糟,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執著過往型。

真可惜——是這類人的口頭禪,扔啥都覺得可惜,啥東西都覺得是滿滿地回憶,旅行帶回來的紀念品,用舊的手機電腦,用過的水杯,曾經喜歡的玩具,等等,每一樣都是曾經的快樂,翻翻看看,就是舍不得扔。

第三:焦慮未來型。

會用到的——是這類人的口頭禪,啥都覺得會用到,啥都不能扔,每次去逛超市回來,塑料袋都得疊起來收好,去年都一次沒穿的褲子,收拾的時候還是會想著「以后肯定還會穿」,總之,現在不用的,未來都會用。

東西,是物質和精神的集合體,是具像化的形態和抽象化的情感的結合體。

大多數東西都帶著一種叫「執念」的黏著劑,扔東西的過程,也是在扔掉內心的執念。我們在扔掉那些「看得見的東西」的過程中,在心理上也會逐漸擺脫掉很多「看不見的東西」。

清理了桌子上不需要不合適不愉快的雜物后,找東西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工作也能順利展開,清理了電腦桌面的圖標,工作起來更方便了。

舍得便是獲得。

扔掉一件無用物,就多一點空間。

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負擔。

扔掉一件廢物,就恢復一絲清爽。

清除閉塞感,疏通人生路,生活要產生流動感,只進不出的空間,會讓我們的生活停滯不前。

人有「獲得」的自由,也有「放手」的自由。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