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家只有7平米的店,食客願意等待8年!日本這些「超人氣」店鋪有什麼秘訣?-日本事務所2

漫果儿 2021/09/23 檢舉 我要評論

民以食為天,這句古話,說出了「人間正道」。

如今「吃貨橫行」的世界,不怕店鋪沒名,就怕東西不好吃。

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是日本人奉行的「理念」之一。

日本飲食店鋪,很少大規模的做宣傳,靠的就是「口碑」。

最近我流覽日本網站,發現有些人十分自滿的說:「我去了預約了8年的店。」看到這個消息,十分吃驚, 究竟是什麼樣的店鋪,能夠讓人等8年?又是什麼樣的「吃貨」,為了吃不惜等待8年?

8年前預約的店鋪

「不好意思,預約到了6年以後的2025年。非常高興您能夠諮詢!」

すし処まさ店鋪內

對于預約電話,這家店鋪的接待人員這樣回答。店鋪位于日本新橋站前第二大樓,這裡是曾經是日本戰後的繁華地段,這家店鋪名字叫做「すし処まさ」。

雖然是日本有名的店鋪,但是面積很小,只有2坪(1坪≈3.3㎡),3個座位。2010年開店,加上酒水消費大概在1萬日元/人,在東京都中心,也算是比較「良心的價格」了。由于高質量的服務與食材,開業初始就成為了人氣店鋪。

一位同樣經營飲食店的客人這樣說到: 在8年前,也就是2011年的時候,朋友介紹了這家店鋪,和他一起預約,今年終于等到了。當時套餐的價格是7000日元,現在簡直不敢想象,有許多只有這家店鋪才有的料理,質量和服務都挺棒的。

價格便宜,內容豐富,可以說是「好吃不貴」。但是等待8年,真的是有「真情」!不僅僅「すし処まさ」,位于東京四ツ穀的「三谷」,以及蒲田的「初音鮨」,都需要等待一年才能夠去的壽司店。

無論是一般民眾,還是日本的美食家或者藝人,都以進入到這樣的店鋪吃飯感到「自豪」。

其實完全可以想象,等待了如此之久的店鋪,是一般人不會去的地方,能夠到這些地方吃飯,當然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了。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超難預約」的店鋪呢?

為何日本會出現「超難預約店鋪」

在國內如果提到「難預約」等這樣的詞語,感覺是「很高級」,消費水準非常高,一般都是有錢人消費的場所。但是日本則不同,一家看似很普通,消費中等的店鋪,同樣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日本出現「超難預約」的店鋪,與日本人習慣息息相關,通過調查,我最終發現了下面的原因:

口碑

日本最大的美食口碑網站

日本人選擇店鋪大多是通過「美食網站」的口碑內容,口碑好的店鋪一般都是「客源豐富」,而口碑差的店鋪,只能陷入「經營困難」。

所以日本餐飲店鋪的「兩極分化」十分明顯,同樣的兩家店鋪,一家生意興隆,一家門可羅雀實屬正常。

所以,想要在日本開展餐飲業,那麼第一點就是需要「做口碑」。

日本的口碑要比國內的口碑「可信度」多很多,因為日本沒有所謂的「刷口碑」的「產業」。

集團行為

日本有一個特殊的群體,稱為「美食群體」,通俗一點用中文來講的話,就是「吃貨群」。

這些群體中會有一名「幹事」(負責統籌全體的人),幹事會事先預約口碑好的店鋪,然後通過網站或者群體特有的管道進行「人員募集」

,會發出「預約了XX店鋪,現在開始招人」等這樣的資訊。正式由于這種集團性的行為,才會讓口碑好的店鋪出現難以預約的情況。

本末倒置的行為模式

正常來說,決定自己1~2年後想要吃什麼的人很少,多數人的行為模式是「當場或者提前幾天決定」,然後再選擇店鋪。

但是如今沉迷于「美食」的日本人,則是先選擇店鋪,然後再決定吃什麼。

比起「食物」,更加看重的是「店鋪」,雖然有種本末倒置的感覺,但是卻是日本美食人現在的「行為模式」。

外國有錢觀光客

加速日本「預約難」事件的還有「觀光客」。之前日本店鋪對于外國人的印象是:有可能突然取消,對其要敬而遠之。

因為很多人並不是詳細的調查店鋪,在日本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一些外國遊客來到壽司店,以「不能吃生食」為由,讓服務員全部把壽司烤熟再上。

但是最近遊客的「素質」有所提升,不會再隨意的取消預約,也不會發生到壽司店吃「烤串」的情況了。有些遊客是為了「吃」才到日本旅遊,店鋪數量不變,遊客增加,顯然會比以前難以預約。

社交媒體成為主要途徑

日本同樣有許多社交媒體軟體,除了「口碑」以外,通過社交媒體的傳播在日本同樣是一種「主流」的方式。在日本的新宿區有一家「烤肉」的店鋪,同樣是好評不斷,預約的話需要等2年的時間。

功能表是2H時限的套餐,以豬肉和牛肉為主,價格6000日元,飲料免費。大多數客人來了一次以後,就會預約第二次,因此新的預約需要等到2021年的7月份。

這種店鋪難以預約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社交媒體」,很多人都有同樣的心理: 去到一家讓人「羡慕」的店鋪吃飯,第一時間就是「拍照上傳」,來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日本人同樣也是如此,因此即便是1年2年,也會耐心的等待!

其實這就是所謂「媒體」的力量,一個店鋪的「口碑」

「星級」會影響你的「口感」。口碑上都是說這家店好吃,讚美這裡的服務與質量,原則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但是很多人會被這些口碑所「吞噬」,失去了自己的判斷能力,這家店到底好吃不好吃,符不符合自己的口味,或許已經不是人們所關心的事情了。

日本曾經做過一檔節目,將一個人帶到米其林餐廳,然後從便利店花費200日元買了一份炸雞塊交給米其林餐廳。廚師只是將其加熱,然後擺在盤子中,放上幾個蔬菜,端給了顧客。

當問到他好吃不好吃的時候,換來的是一味的「稱讚」。節目組又問,與便利店賣的有什麼不同時,他回答到:天壤之別。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喪失了「味覺」,靠著他人的判斷去評價,而沒有自己的主見。反觀當今社會,難道不也是這種情況嗎?我記得有首歌的歌詞寫的是:別人說的話,隨便聽一聽,自己做決定。

可是現在願意自己做決定,願意求真的人又有多少呢?

國內的網紅店與日本的網紅店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壽命」。日本網紅店能夠延續很久,但是國內則不同,多則半年,少則一個月。

為什麼?因為這些店鋪已經失去了最原始的東西,那就是「味道」。一味的投入宣傳,拉攏更多的客戶,最開始人們會覺得比較稀奇,店鋪火爆。

但是時間一長,就會有人發現其中的「貓膩」!社交媒體是一把雙刃劍,能夠讓你的店鋪一夜成名,也可以讓它消失在洪流當中!

當然我並不是說這種方式會適合國內,只是說:有人這麼做,並且還十分火爆。 判斷哪些東西可以要,哪些東西是自己不必要的,才是一個合格的「大人」。這個文章的目的在于,想要傳達更多的關于日本餐飲業的商業模式,同時也想表達「不要人云亦云」的思想。尤其在網路上,特別容易出現「跟隨」的現象。 希望每個人都有「求真」的思維,不要讓別人的話語,主導了你的「大腦」。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