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日本優良設計大獎公佈了今年的獲獎名單。
金獎竟然頒給了近江八幡市住宅區裡的一間平平無奇的店鋪。
占地16.5㎡,外表長得像倉庫的它,有一個繪本故事般的名字:Mii-chan的甜品屋。
而它獲獎的理由,更讓無數人心頭一熱:這個項目讓我們思考,那些說建築能帶來幸福的人,腦子裡在想什麼。
因為Mii-chan,是一位患有先天性精神障礙的13歲女孩。
在Mii-chan還很小的時候,她就被診斷出自閉症譜系和發育障礙。
隨著她逐漸長大,選擇性緘默症的症狀也越來越明顯。
她有嚴重的焦慮症,在人多的地方,完全沒辦法行動和說話。
所以上小學後,因為緊張和不安,一天下來她幾乎不吃不喝。
普通孩子最喜歡的郊遊活動,更是她遙不可及的幻想。
終於在4年級時,勉強過著小學生活的Mii-chan,不得不停下腳步。
因為即使有看護老師的幫助,她依然精疲力盡,無法繼續在課堂學習。
她選擇了留在家裡,在這個對她來說「最自由」的一畝三分地享受安寧。
而這一切,都被Mii-chan的父母看在眼裡。
Mii-chan的爸爸媽媽一直沒放棄讓Mii-chan接觸社會。
因為他們心疼,更為之計深遠:我們還在的時候能一直庇護她,但如果我們離開了,她要怎麼繼續生活?
為了不讓Mii-chan脫離社會,他們在她的手機裡安裝了許多社交軟體,也有可以搜索菜譜的APP。
卻沒想到,這恰好打開了她的新世界大門,讓她愛上了甜品。
就像打開音樂盒後芭蕾舞女孩開始不停地跳舞,初學烘焙的Mii-chan也一個勁地流連於點心世界。
只花了6個月,她就學會並獨自做出了許多不同類別的蛋糕。
還立下了志願:想要成為糕點師,為大家帶來快樂。
於是,她開始在INS上分享美食。
粉絲從幾個逐漸變成幾千。但每一個留言,她都會認真閱讀、回復、點贊。
在此之前,她的耳邊時常充斥著異樣的眼光和討論:「那個人動不了誒……她什麼事都做不到。」
而她除了哭,也的確什麼都做不了。
但現在不是了。
她學會了做甜品,有了與人相交的方式;
每發佈一道美食,都能得到陌生人的回應,她也能夠自如地回復。
就像夢一樣:她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表現和表達自己的方法,多了一個新的身份,而不再只是一位精神障礙患者。
「這是10年來第一次,我能跟家人之外的人順暢地交流。它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
-「太厲害了吧」
-「謝謝誇獎❣非常好吃哦」
在被認可中得到治癒的Mii-chan後來回到了學校。
有了勇氣繼續面對人海,她還縮短了上課時間,用剩下的時間練習控制肢體和做甜品。
大廳蛋糕、巴斯克風味芝士蛋糕、烤制的點心……有了拿手好菜的Mii-chan,甚至時常登上日本美食媒體Foodion的甜點部門排行榜前三。
她做的食物,十幾次成為餐廳限時品嘗會的主打。
座無虛席和賣空的美食,讓只能呆在廚房的Mii-chan,都感到由衷的快樂。
於是2019年底,Mii-chan的父母再一次推了Mii-chan一把。
為了替Mii-chan打造一間能讓她獨自運營的店面,Mii-chan的爸爸媽媽開啟了眾籌。
誰也沒想到,四個加起來1萬粉出頭的帳戶,最後竟然籌到了200多萬日元。
陌生人的善意不斷加入。幾乎每一天,都有人添上一筆:「願Mii-chan夢想成真。」
2020年1月,滿載祝福的「Mii-chan的甜品屋」終於進行了預開張。許多人收到消息,都前去排隊支援。
小小的屋子明亮又整潔。展櫃和桌子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類甜品。
甜甜的香氣彌漫了整個小店。每一份糕點都賣相可人。
而Mii-chan的廚房,就在與前鋪一牆之隔的後邊。
廚房的窗外是一條河流。潺潺的流水聲,就是將來Mii-chan工作時的背景音。
設計師還將面向店鋪大門的那一面玻璃,特意進行了模糊處理。
以後Mii-chan在裡面做點心時,就能感受到外面有客人,又不會被來客嚇到。
這些熨帖的細節,將她的前路軋得愈發平坦。
今年4月,Mii-chan升上了國中,開始一邊上養護學校,一邊在週末不定期地開店,或者為其他地方的美食分享會提供甜品。
接下來,她還要接受為期3年的培訓,以便她習慣與外人一起在店裡工作。
等到15歲,Mii-chan從學校畢業,甜品店將正式營業。
就像她剛開始做點心時許下的願望那樣,像甜品屋外面的logo蘊含的意義那樣:
我想讓很多人露出笑容。
所有大人都相信並期待那一天:
清晨,一聲「叮」打破小巷的寧靜,路的盡頭飄出甜香……
美好和溫暖出爐,被眾人守護過的Mii-chan在這裡綻放未來。
圖片來源/ Sumiou Mizumoto ALTS DESIGN OFFICE,@mizukimm0817,みいちゃんのお菓子工房官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