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匆匆百年,怎麼活才算不枉此生?
作家林清玄說:「追求成為一個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靈氣的自己。」
深以為然,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你要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別把過多的能量都消耗在物質層面。
物質低配,身體標配,靈魂高配,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
林清玄說:「愈是內在芬芳,愈是樸素單純。」
一個人的層次越高,對物質的追求就越是素和簡。
物質低配,不是讓你降低生活質量,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
而是刪繁就簡,回歸本真,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自身修養的提升上。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說:「我最自豪的,是一生過最大的精神自由,過最簡單的物質生活。」
四十多年來,他每天只吃一頓飯,一個饅頭抹點豆腐乳能吃一天,日均消費不超過20元。
他沒有手機,也沒有銀行卡,身上只有少量現金,盡量地減少物質需求和外界干擾。
即使出現在節目中,他也是穿著簡單的白襯衫、休閑褲,布鞋上甚至還有破洞。
他說,人不要隨波逐流,追求生命中不需要的額外物質。
如此,他才能夠專注在自己熱愛的漫畫事業上,活出最好的狀態。
梭羅也說:「如果一個人,能滿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在物質的世界里,沒有平等和滿足,有多就有少,有好就有壞。
如果總想著占有物質,非但得不到幸福,還會被物質所束縛和奴役。
人生不需要太多的物質,越簡單方能活得越輕松、越高級。
物質低配,才是心靈的救贖,是幸福的密碼,也是富養自己的最佳方式。
哲學家約翰·洛克說:「我們要想工作,要想幸福,必須身體健康。」
健康是1,其他是0,身體健康,其余的一切才有價值。
前面沒有1,后面再多0,也將毫無意義。
身體標配,無病無災,日子才有奔頭,生活才能有滋有味。
有位富翁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他需要靜養。
他很抗拒地說:「你知道我一分鐘可以創造多少財富嗎?再說我手底下員工那麼多,沒有我他們怎麼辦?」
醫生聽完將他帶到一片墓地,對他說:
「這里多少人也曾和你一樣,認為賺錢至關要緊,認為自己舉足輕重。可如今,太陽照常升起,別人照常生活。」
一語驚醒夢中人,富翁很快交接好工作,靜心調養身體,還四處周游享受生活。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深以為然,千萬別以透支身體為代價去換取財富,過度消耗生命。
并不是你拼命工作賺錢,才能給自己的余生提供保障,才是為家庭負責。
要知道,世上最貴的房是病房,最貴的床是病床。
把身體照顧好,本身就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更是家庭幸福、生活美滿的基礎。
楊絳先生說:「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人生的使命,不僅在于過好生活、顧好身體,更在于富養靈魂。
這世上,得失瞬息萬變,禍福變幻無常,唯有高配的靈魂可立一生。
劉德華這位劃時代的天王巨星,一直是娛樂圈的頂流。
更難得可貴的是,多年來他從不以慈善標榜自己,卻從未在行善的路上缺席。
1994年,劉德華慈善基金正式成立,旨在扶弱濟困;
1999年,台灣大地震,他與梅艷芳合唱為台灣同胞籌集善款;
2020年,內地武漢疫情,他前后捐獻2000萬物資,并為抗疫人員填唱歌曲《我知道》......
骨子里的高貴,靈魂中的修養,就是劉德華數十年來長紅不衰的最大底牌。
作家周國平在《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中寫道: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不在物質上的貧富、社會方面的境遇,是內在的精神素質把人分出了偉大和渺小,優秀和平庸。」
曾經如此追求外表的華麗,后來才明白,人生不是縱情的狂歡,不是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行。
真正供養生命的,是靈魂的豐盈和內心的繁華。
站在靈魂高處的人,才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作家雪小禪說過:
「刪繁就簡、去偽存真,把每一寸光陰過成自己最好的時光。」
往后余生,丟下包袱,輕裝上陣。
物質低配,身體標配,靈魂高配,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