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整理太難?如何讓孩子「心甘情愿」整理玩具?教你3個方法

珮珊 2022/06/30 檢舉 我要評論

今日,培養孩子的整理收納能力,儼然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想想你家里有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孩子放假回家,一不留心家里就變成了細節現場,玩具、繪本、畫筆散落在家里的各個角落,你只能心里默念「我生的,我生的」

為什麼整理收納技能會變得如此重要呢?正是因為孩子學習完能夠提高很多的生活能力,減少家長與孩子的摩擦。

父母在幫孩子進行親子整理時,可以培養孩子的獨

立能力;更有助于孩子快速成長。

那麼我們如何能夠讓孩子「心甘情愿」進行整理呢?今天教大家幾個辦法。

幫助孩子精簡玩具

出于對孩子的偏愛心或者滿足心,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在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買這樣那樣的玩具,孩子對自己已有的玩具不清晰,每次看到新的就想購買了,漸漸的玩具越堆越多,所以幫助孩子精簡玩具是我們首先需要做的事情。

購買玩具時要考量

在購買玩具的時候不能孩子說想要就去購買,我們需要站在是否適合孩子的立場上進行玩具的購買。首先需要關注玩具的質量,要知道小孩子挺喜歡折騰的,高質量的玩具才能玩得更久。其次考慮玩具是否適合孩子的年紀,能否符合他的智力發展,最后是考慮實用性,這個玩具買回去孩子會喜歡多久,玩具能夠傳遞給孩子什麼信息?比如用電子鋼琴培養孩子的樂感。

引導孩子自行減少玩具

和孩子把所有的玩具清理出來,讓他自我了解自己有多少玩具。引導孩子把壞的玩具扔掉,然后把還能用的玩具放在一邊。我們再把能用的玩具按照不同的類別分類。然后告訴每個類別的小玩具只能留多少數量,讓孩子自己來選擇。

用這樣兩個方法能夠幫助孩子減少買玩具的次數和喜新厭舊的速度,這樣能夠減輕很多整理收納時的負擔。

當然精簡是絕對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和孩子一起進行合理的收納!

如何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

玩具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是一種自我管理的表現。自我管理意味著孩子能合理收納自己的物品,上學后能管理好自己的各科家庭作業、為自己興趣愛好合理分配時間等。

自我管理從哪里來?寶寶收拾玩具就是很好的自我管理啟蒙,因為在收拾的過程中,寶寶學會了物品的分門別類、學會了有序的美,學會了負責和自律。培養孩子整理玩具的能力,今天就教大家幾個親子整理辦法

1.給玩具安家

在房間里辟出一塊靠墻的地方,當做孩子的玩具角。備一個玩具箱、小筐或玩具柜,柜子最好有一排抽屜,留有一小塊空地。告訴孩子大的玩具放在箱子里、小的玩具放筐里或抽屜里,拼圖、桶裝拼插玩具或帶盒子的玩具可裝好放在空地一角。即便孩子有自己的房間也要井井有條,不能讓玩具「天女散花」。給孩子做示范。讓孩子收拾玩具前,媽媽應反復演示幾次給孩子看,速度要慢一點,邊收拾邊說,比如:「積木坐回自己的小車吧」、「送玩具熊到沙發上歇一會兒」

,加深孩子的印象。順便問孩子:「你想試一試嗎?」激發孩子參與的興趣。

2.和孩子一起做

利用孩子愿意做媽媽小幫手的心理,請孩子遞給媽媽一件玩具,或替媽媽把某件玩具物歸原處。起初以媽媽為主,慢慢過渡到你收一樣我收一樣,最后讓孩子獨立完成。對孩子的一點點進步要及時表揚。

3.循序漸進

孩子初學階段,應把收拾玩具的過程分解成幾個小「段落」,待一個段落「達標」之后,再繼續下一個段落。比如,先要求孩子把玩具放到指定的容器里;做好之后,再要求孩子將它們擺放整齊;最后再放回到玩具角。

4.要求適度

不讓孩子做超出他能力的事,比如搬太大、太重的玩具,或者把東西放到高處。避免讓孩子體驗失敗。

5.有始有終

從2歲起,就要給孩子灌輸善始善終的意識。比如玩兒下一件玩具前,要先把手里的玩具「送回家」。收拾時切忌丟三落四,一定要把一件玩具的所有「零件」都收到一起。

6.體驗游戲的快樂

和孩子做游戲,使孩子感到收拾玩具是一件很好玩兒的事,而不是負擔。

媽媽可以對孩子說:「娃娃和乖乖兔困了,你送它們回架子上睡覺吧!

7.分類和歸納

孩子的所有活動,都是一種學習。媽媽和孩子分工合作,比如孩子把紅色的積木放一起,媽媽把綠色的放一起。如此,既學到了知識,又避免雜亂無章地堆放物品。

8.及時鼓勵

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比如「今天比昨天收得快」、「今天擺得更整齊」,激勵孩子更認真、更有效率。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愿意整理,而是家長一直不讓孩子收拾,在家長面前一句句「不行」、「那個你不要碰」、「你做不好的」的拒絕聲和否定聲中,熄滅了多少孩子整理自己、管理自己的信心。

人的安全感來自于對環境的控制,讓孩子參與家務,可以讓孩子對自己掌控能力有所認知和增加孩子接觸事物的信心,安全感充足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動手能力都不會差到哪兒去。

而且讓孩子參與家務,可以幫忙減輕父母的勞動負擔,另一方面,還培養了孩子諸多方面的能力力,比如:自理能力、思考能力、判斷能力、持續能力等等。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