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式衣帽間該如何設計,這篇干貨全告訴你了!
不論你家的走入式衣帽間有多美,只要格局不順、衣柜尺寸不對整體使用的體驗就會變差,像是走道太窄,抽屜拉不出來衣服掛桿太高,得踮腳使用才放得到
其實衣帽間的設計要講究合理布局、功能齊全,就能提升收納的使用效率今天就來講講走入式衣帽間,關于布局、尺寸的重要關鍵
1. 一字型布局
▼
一字型的布局可以說是最省空間的衣帽間設計,只需要保留衣柜與走道的空間。
衣柜:深度60厘米 走道:深度90厘米衣柜的位置能設計在入口對側或入口側邊,加上走道的深度,整體約2.25平方公尺就夠用。
走道之所以至少90厘米深,需要考慮兩個因素:
1. 衣帽間能讓兩人同時進出,足以側身而過。
2. 當抽屜拉出來時,伸手拿棉被、行李箱,都能保留站立、后退及轉身的空間,這樣的空間是最舒適不擁擠的。
2. L型布局
▼
比起一字型,L型布局多了短邊的柜體,儲物空間變更多,相對也需要較寬的空間來容納,建議至少要保留150至180厘米的寬度。
型的設計要留意轉角處的收納規劃,可以設計L型掛桿,或是采用旋轉收納架,榨干柜體空間不浪費。
3. U型布局
▼
U型格局的衣帽間,兩側都需要安排衣柜,并留下走廊寬度,因此空間寬度至少要210厘米才夠用。
而空間深度則同樣需考量衣柜占據的面積,建議在150至180厘米才合用。
型衣帽間若想要省空間,不如縮減走道至70厘米,留出一人通過的寬度就夠了,盡可能榨出空間。
4. 帶中島的走入式衣帽間
▼
當你家空間夠大時,不如在衣帽間中央多配置一個中島,中島能作為收納飾品、包包的配飾空間,也能當作梳妝臺使用,又能儲物又能在這里化妝,功能很強大。
中島本身需要90厘米的寬度,而四周也建議留出90厘米的走道,讓你能繞著中島行走不會受阻,而且伸手拿衣服、收納棉被都有舒適的轉身空間。
因此衣帽間要容納中島,建議空間寬度至少要3.9米,整體面積需至少15平米才夠用。
而衣帽間收納功能要齊全,掛衣區、折衣區的收納就要配置好。一個基本的衣柜一定會有以下這些功能空間。
短衣區:吊掛T恤、短褲等短衣。 長衣區:吊掛洋裝、大衣、長褲。 擱板區:能收納棉被、包包、折好的衣物,多半安排在柜體上方與中央。 抽屜區:收納折好的衣物,皮帶、領帶的衣物配件也會收在抽屜。
而每個人的衣物數量、種類都不相同,抽屜、掛桿、擱板的配置就能依照個人的收納習慣來分配。
習慣用折衣收納的人,層板、抽屜的數量可以多一些。
習慣吊掛收納的人,盡可能分配多一點的掛桿空間,抽屜就可以少一些。若洋裝、大衣數量較多,長衣的吊掛區則要多配置。
接著就來看看衣柜各個功能區的尺寸尺寸做對了,才能舒適地使用01
▼
高度:90~100厘米
短衣區相當方便收納,晾好衣物就能直接收進去,若空間足夠的情況下,不妨多配置短衣的吊掛區。
你可以搭配雙層的掛衣桿,收納量更大。上層掛桿離地至少1米8,下層掛桿則是在90至100厘米高左右。
你也能挪出一格的短衣區改為褲架區,方便收納長褲、長裙。
至于掛衣桿長度要多長?在規劃時,可以參考以下的數字
1. 襯衫、上衣:一件約占據2.5厘米寬的掛桿。
2. 褲子、裙子:一件約2.5~3厘米寬。
02長衣區
▼
高度:120~150厘米
大衣、連身裙、長褲都需要長掛衣區來收納。
而掛衣桿要做多長,連身裙、夾克、西裝一件約5~7.5厘米寬,建議至少能放10件左右,約是50至75厘米的長度。
03擱板區
▼
高度:30厘米深度:45厘米
提到擱板,設計合適的尺寸可以獲得充足的儲物空間。
若是打算收納毛衣或襯衫,45厘米的深度就夠用,太深則會浪費空間。至于擱板之間的高度,建議在30至60厘米左右,這樣的高度能疊放5至10件衣服,不會因為疊得太多而翻倒。
至于擱板要做多少層,建議做整柜的擱板最好用,收納空間更多,還能搭配鐵藝拉籃、藤籃收納,有效隱藏衣物不顯亂。
04抽屜
▼
高度:16至20厘米深度:45至60厘米
抽屜一般45厘米深就夠用,也可以和掛衣桿一樣做到60厘米深,這樣的深度足以放置雙排的衣物,收鈉量更大。
你也能依照不同用途來區分抽屜收納,通常第一層用來收納飾品、領帶等配件,抽屜高度可以低一點,大約16厘米高就夠用。
第二層則是能用來收納衣物,高度做到20厘米方便疊放收納。
衣帽間的格局、尺寸規劃完整了收納收更多,使用起來更舒適這些干貨好好收藏,將來裝修肯定用得上。
十足干貨與您共享,看完記得分享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