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部「詐騙電影」騙進電影院,我哭著種草了日本美食炒麵麵包

漫果兒 2022/03/09 檢舉 我要評論

日本電影《花束般的戀愛》大家都看了嗎?

沖著甜甜戀愛看的人大概可能會失望,不過,漫果兒最大的觀後感卻是: 好想吃炒麵麵包啊。

來,讓我們仔細看看電影海報,佔據畫面C位的,其實不是男主,也不是女主,而是這只炒麵麵包。

戀愛的高光時刻,為啥竟是共用一隻炒麵麵包?

國民美食炒麵麵包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麵包的第一眼,頭頂都會徐徐升起小問號: 炒麵+麵包,怎麼會?怎麼可以?這是黑暗料理吧?

其實,炒麵麵包(焼きそばパン)是一種日本獨有的料理,在熱狗麵包中間夾入日式炒麵,不僅不黑暗,相反,它還是一道國民度超高的平民小吃。

△《花束般的戀愛》

愛看日劇和動漫的小夥伴一定在螢幕上見過不少炒麵麵包的精彩亮相。

在萬物皆可擬人的日本,炒麵麵包也有對應的人物形象——在《麵包超人》這部躋身全球暢銷IP榜第六名的動畫中,它貢獻了一個堂吉柯德式的角色:騎著白馬,手持雙鏟,四處流浪,每到一處就製作美味的炒麵麵包送給人們。

△四處分發麵包的人設契合平民美食的定位

吃嘛嘛香的櫻桃小丸子曾在桌前癡癡幻想,如果學校發的麵包能夾住炒麵來吃就好了。

△《櫻桃小丸子》

蠟筆小新去年新出的劇場版動畫中,炒麵麵包則是小新與朋友們青春與友情的見證。

△《蠟筆小新:謎團!花之天下春日部學院》

至于影視作品,炒麵麵包的出鏡次數更是不勝枚舉,甚至常有角色互相爭奪炒麵麵包的情節出現。

進可野餐,退可午餐便當,實乃居家旅行之必備,因此炒麵麵包廣泛出現在日本高中附近的商店、超市和便利店。

作為能流行多年經久不衰的街頭小吃,好吃才是硬道理。而日本人的胃,已經確確實實被這款料理征服了。

炒麵麵包的風味甜鹹交織,麵包Q彈、炒麵鮮香。

咬下麵包,首先是鬆軟香甜的口感,接著日式醬汁甜鮮厚重的味道隨著炒麵在口腔中綻開,豈不妙哉。

當然,好吃的炒麵麵包需要特別的烹飪技巧。動畫《日式麵包王》中對此展開過嚴肅探討:

麵條必須蒸熟,不可水煮,才能保持水分適宜、味道濃郁;

炒麵的醬汁調味是精髓,因為麵包屬于偏淡的甜口,醬汁的味道則要更濃郁。

△《日式麵包王》

除此之外,製作炒麵麵包還有兩大要點: 選用蕎麥面,保證口感筋道,避免軟塌塌地糊成一團; 在麵包內側塗一層黃油,可以有效防止麵包被麵條泡軟,還能增加風味。

這樣做出來的炒麵麵包,成本低廉、價格穩定,又方便攜帶,在便利店的售價只有百餘日元,能成為日本超受歡迎的「B級美食」(好吃又便宜的大眾美食)也就不足為奇。

不同于時下流行的網紅料理,炒麵麵包坐擁日本國民美食的地位,經歷了時間的考驗。

主流的看法認為,炒麵麵包最早出現在1950年,東京荒川區南千住的野澤屋。

然而這道「黑暗料理」的始作俑者並非店主野澤成介,而是一位相當有想法的食客,他常常購買店內的麵包和炒麵,然後夾起來吃,最後索性請店主把二者結合起來售賣,這才誕生了炒麵麵包。

△《櫻桃小丸子》

日式碳水狂熱

炒麵麵包對健身愛好者來說,幾乎是魔鬼般的存在。

畢竟除了最上方點綴的幾片紅姜或若干歐芹碎,這道料理可以說是滿滿滿滿滿的碳水。

不過日本人一貫對主食配主食似乎相當鍾情,在日本的中華料理店內,常常可以看到中國人看了會沉默的套餐: 炒飯、拉麵、煎餃三件套。

除了這三樣主食的排列組合,偶爾還會出現餃子炒飯之類的離奇進化體。

更離譜的還有 白粥蓋澆飯……

△看個圖血糖已經上來了

雖然只是日本農林水產部為了推銷本土稻米玩的梗,但足以體現日本人熱愛米飯碳水的傳統。

這種碳水炸彈組合在日本人的功能表中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比如,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孤獨的美食家》叔的食譜——

拉麵配煎餃配炒飯的基本操作,有。

△《孤獨的美食家》劇照

親子蓋飯,需要炒烏冬面來當配菜。

△《孤獨的美食家》劇照

普普通通木須肉蓋飯無法單獨成為套餐,而炒飯,居然是配菜……

△《孤獨的美食家》劇照

為什麼日本人會把主食放一起吃呢?日本網友回應道: 「因為日本人有把米飯之外的所有食物都當成配菜的bug。」

在多數日本人傳統的飲食觀中,米飯是獨立于其他任何食物的絕對主食,一餐中米飯可以不多,但一定要有,因此萬物皆可搭米飯。

所以概念中的拉麵、餃子等主食,對他們來說也算菜,把拉麵吃完再來一碗米飯泡在湯裡吃也就不足為奇了。

△米飯山峰了解一下

參考炒麵麵包的發源時間,我們就能理解日本人強大的碳水胃是如何煉成的。

二戰後日本百廢待興,稻米產量不足,此時美國提供的大量小麥粉,就被加工成麵包走上餐桌。

麵包一躍成為僅次于米飯的主食,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咬一口熱量爆表的雙份主食麵包,享受溢出來的滿足感,成為了記憶裡彌足珍貴的體驗。

所以,不僅是因為雙倍碳水雙倍快樂,由于炒麵麵包這樣的食物構成了很多日本人的童年味道,偏好高熱量主食幾乎像是近代日本人出廠設置般的存在。

當然,也有日本網友表示不服,在關于對拉麵配炒飯無法理解的討論帖下面,發出了靈魂拷問: 「難道粥配油條就可以嗎?」

為啥日本人都吃不胖

熱愛碳水、不愛運動的日本人,卻是全球最瘦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日本18歲以上成人肥胖比率僅有4%。

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還得從飲食說起。

常有日本網友自我調侃「日料是貧窮的料理」,用節約資源、物盡其用來解釋為何日料總是小而精緻,這一點在日本的套餐份量上也有所體現。

大多數人對此常有吃不飽的感受,但七八分飽對日本顧客而言則已足夠。

中華料理店的主食三巨頭套餐,雖然看一眼就讓人血糖飆升,但通常這類套餐對應的需求是一人食,因此餐量並不會很大。

△《孤獨的美食家》

煎餃一般只有3-5只,炒飯只有幾勺,拉麵也是幾口就扒拉完了。而且這類主食套餐售價低廉,低至幾百日元的都有,店家對成本的控制也不會允許超大份額的碳水炸彈出現。

因此,日本人對餐食份量的攝取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吃得雜而精才是比較主流的飲食觀念。

另一方面,日本人的食材選取及加工方式造就了清淡的飲食,調味料除鹽和醬油便很少有其他醬料。

以炒麵為例,雖然是由中國傳入的「中華料理」,但日式的做法放油少得多;而且通常使用粗糧麵粉製成的蕎麥面,比起精製米麵所需的消化時間更長。

再加上地理環境四面環海,讓日本人幾乎能把魚吃出花來,而魚作為典型的白肉,比起牛羊豬等紅肉,含有的飽和脂肪更少。

另外,日本還是個生食大國,提起日料少不了各種刺身、生雞蛋,相比多道工序加工的熟食熱量更少。

而普遍存在的主婦文化導致了較低的外食率,保障了大部分家庭的成員早晚在家吃飯、中午在外也能帶上自製便當,吃得相對健康些。

△2020年一份調查顯示,多數日本人每週外食僅1-3次

除了飲食,還有日常的能量消耗。日本國土約有75%的面積屬山地丘陵地形,因此不少城鎮的道路高差大,差不多出個門就要上下坡。

△《你的名字》

走路多,通勤時間長也被認為是日本人不會肥胖的原因之一,日本打車貴是公認的,能步行或腳踏車到的地方,人們一般很少坐車。

在東京人們走路節奏更快,狂奔的情形在不少日劇裡也有體現, 或許日劇跑真的是源于現實吧。

△《家族遊戲》

但話又說回來,誰又能忍住雙倍碳水的快樂呢?

害,命運喂給你的每一斤碳水,早已標好體重的代價,肉有沒有長在身上,終究還是自己知道。

END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