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能上天?日本太空探索的未來在哪裡

漫果兒 2022/01/31 檢舉 我要評論

有錢能上天?

2021年12月8日,日本億萬富豪前澤友作搭乘俄羅斯「聯盟MS-20」號飛船開啟為期12天的太空之旅,成為十年來首位自費前往國際空間站(ISS)的太空遊客,同時也是國際空間站的首位日本籍民間訪客。

前澤友作還在社交平臺上向公眾分享了自己在太空的生活體驗,比如在太空如何刷牙、上廁所,與空間站指令長扳手腕,在失重環境下丟紙飛機、打羽毛球等等。吸引眾多網友圍觀,一時間熱度不減。

「太空旅行熱」加速新時代空中競賽

2021年是人類航太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世界各國共計實現了145次火箭發射,是史上發射次數最多的一年。2021年也是私人太空旅行爆發的一年,從布蘭森乘坐維珍銀河太空飛機前往太空邊緣,到貝索斯搭載藍色起源航天器到達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再到前澤友作乘坐聯盟號飛船在太空停留12天。平民太空旅行漸漸成為現實,不再只是出現在科幻作品中的想象,也刺激著科技躍遷式的發展。

1941年4月12日,蘇聯第一次將人類送上外太空,美國不甘示弱,此後開啟了美蘇持續數十年的太空競賽。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火箭載著阿姆斯壯登上了月球,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全球6億人通過電視直播見證了這一刻。在上世紀60、70年代,太空競賽成為美蘇冷戰中重要領域之一,其產生的影響是全球性的,並延綿至1980年代。

進入21世紀,大國間的太空博弈仍在繼續,商業太空領域也隨著太空旅遊熱潮進入加速發展時期。

日本政府也高度重視太空戰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太空不僅是一個給人們帶來希望和夢想的前沿領域,還為我們的經濟社會提供了重要基礎,關係到我們的經濟安全。」12月28日日本政府修訂了太空探索計畫的時間表,爭取在 2025年~2030年將日本人送上月球。

2021年度日本太空產業新動態

日本內閣府太空政策委員會代理委員長松井孝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20年6月,日本《第四次宇宙基本計畫》定稿,這為日本今後10年的太空政策指定了方向。目前日本太空政策最大的問題是以科學探索為主,缺乏自主進入太空的能力。因此,確立了三個支柱作為新的願景。第一,將太空作為安全保障的最前沿。第二,明確現在的太空是處于「利用時代」

。第三,在重視科學的同時,要保持研發能力。

隨著太空商業熱度的提升,日本加大產業佈局,2021年度日本太空產業動態呈現兩大特徵:一是商業化發展趨勢顯著,二是技術焦點從硬體轉向軟體。

一方面,隨著太空商業熱度的提升,日本企業蠢蠢欲動,積極加入商業太空產業發展軌道。

日本太空領域的初創企業「岩穀技研」正在力爭將乘坐充氣氣球的「太空遊覽」服務推向實用化。與搭乘火箭的太空旅行不同,利用氣球無需進行事前的太空體感訓練。該公司計畫最早在2023年開啟在太空入口位置參觀1~2小時後返回地面的服務。

日本火箭共乘預約服務公司SpaceBD正加速擴張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業務,並推動太空教育等業務。2021年8月SpaceBD利用一枚獵鷹9號火箭,協助澳大利亞大學的兩顆通訊人造衛星飛抵國際空間站(ISS),這兩顆衛星今後將發射到太空。SpaceBD還租借大型火箭的艙位給小型衛星運營商,並安排從國際空間站釋放衛星的事宜。

索尼集團計畫與東京大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發射配備索尼制攝像頭的小型衛星。

尋求將從高度為500公里的宇宙空間拍攝的影像用于商業。此外,還將攜手旅遊公司日本旅行共同開發採用預定2022年度發射的小型人造衛星的學校教育程式。

另一方面,為拓展太空商業潛力,日本企業的焦點開始從硬體轉向軟體。

三菱電機2021年4月宣佈將從2023年開始提供衛星資料分析服務。富士通參與了英國航天局(UKSA)的項目,與亞馬遜網路服務(AWS)等合作,利用該公司的數位退火技術,計算出專用航天器回收太空垃圾並進入大氣層燒毀清除的最佳航線。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于2021年開始運行利用光在人造衛星之間通信的系統。光通信的資料傳輸速度接近目前的5G高速通信標準。如果能在太空普及大容量的光通信,該系統還有望用于互聯網連接以及與繞月軌道基地通信等新用途。

另外,受太空航行熱度提升的影響,投資界也紛紛作出回應。Space Capital的資料顯示,僅2021年上半年,投資者就向該行業投入了近150億美元,涉及230筆交易。摩根士丹利預估,太空產業到2040年時將成為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的市場,遠大于目前的3500億美元。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三體》作者劉慈欣在2018年榮獲克拉克獎頒獎演講中說到:周圍的世界越來越像科幻小說,這種進程還在飛快地加速。

未來就像盛夏的大雨,在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撐傘地時候就撲面而來。他相信無垠的太空是人類想象力最好的去處和歸宿。

資訊技術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發展,網路覆蓋了整個世界。劉慈欣也表達了對未來世界的擔憂:在IT所營造的越來越舒適的安樂窩中,人類的目光從星空中收回,更多的關注和想象人類在網路烏托邦或反烏托邦中的生活,人類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廣闊和深遠,變成賽博朋克的狹窄和內向。

科幻作品並不能預測未來,它只是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鵝卵石,排在那裡供人們欣賞和把玩。劉慈欣認為從長遠的時間尺度來看,在這無數可能的未來中,不管地球達到了怎樣的繁榮,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

不可否認無論是向內發掘的元宇宙,還是向外探索的外太空,都是人類邁向未來的努力。

正如克拉克的墓誌銘所說:他從未長大,但從未停止成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