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人來說,人生最公平的一點應該就在于它的不確定性,而生活的可悲、可喜、可期待之處,也都在于此。
這一點,來自日本的井手しのぶ,十分認同。
井手的「最後居所」
60歲的井手,曾是位專職主婦,以為自己的生活一眼望得到頭:老公賺錢養家,她相夫教子,直到白髮蒼蒼,兒孫滿堂…
但生活,並沒有按照這個劇本進行。
如今的她,獨自生活在距鐮倉車站步行約20分鐘路程的一個可以看到海的小山丘上。
順著石階一路向上,就能看到一處被柵欄圍著的庭院,滿園花草,景致宜人。院內擺放著明顯手工打造的桌椅,是主人納涼品茶的好去處。
而庭院另一邊便是她的房子了,門窗時常大開著,一看就知道屋主是個好客之人。
這處房子由井手女士親手設計建造,被她視為「最後居所」,還表示要在這裡生活到90歲,直到生命終結。
而這已經是她的第7套房子了。
說來也是有趣,井手這60年來大部分的故事,都圍繞著房子展開…
第1套房
第1套房,是她在26歲那年買下的。
井手的母親是實實在在的「買房派」,從小到大一直教育她: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了家。而受母親的影響,她很早就開始攢錢了。
剛結婚時,井手和丈夫積蓄不夠,直到第一個孩子出生,兩人才咬牙買了一棟舊住宅。雖然沒人入住過,但建成已經有些年頭了,所以價格很便宜。
但是住進去後,井手並不滿意。
她從小就對居住環境很敏感,不是自己喜歡的樣子,會很沒安全感,所以經常自己動手改造房間,為此沒少被爸媽教訓。
這次,井手也同樣試著改造,將榻榻米換成了木地板,但仍不是她想要的樣子。
于是,住了幾年後,她趁地價上漲賣掉了房子,也讓夫妻二人大賺了一筆。
第2套房
隨後,他們又用這些錢,在車站附近建了棟房屋,而這也是井手的第2棟房。
房子是半定制的,裡面的所有傢俱、裝飾都是夫妻二人一點點添置的,井手很喜歡。
唯一的缺點就是離學校有點遠,孩子每天都要起大早和上班族一起擠電車去上學。
住了沒多久,他們的長子就在上學途中遭遇事故,險些被電車撞到,萬幸沒有受傷,但仍給井手嚇出了一身冷汗。
于是,她果斷賣掉房子,決定將家搬到孩子學校附近。
之後,他們又擁有了自己的第3棟房子。
第3套房
第3棟房子完全按照井手的喜好建造,地板是實木的,牆壁直接刷的灰泥,簡約復古。
不過,那時的日本很少有人會用灰泥刷牆,所以裝修公司的人極力反對,認為灰泥牆不僅醜還很容易乾裂,而實木地板也不容易打理,用不了多久就會咯吱作響。
最後,還是井手再三保證日後即使出現問題,也絕不會投訴他們,工程才得以正常進行。
建成後,井手滿意極了,每一處都是她喜歡的樣子。
邀請朋友來家裡玩時,不少人都表示很喜歡這種風格。
有朋友更是直接上門拜託她做自己新房的設計和監工,井手拒絕了很多次,但對方實在太執著了,于是她只好硬著頭皮和做木工的丈夫一起協助朋友蓋房子。
最後的效果,朋友非常滿意。
轉機
誰能想到,這也為井手的未來帶來巨大的轉機…
沒過多久,他們家遭遇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他丈夫經營的公司倒閉了。一直專心做主婦的井手將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了,但仍不夠幫她老公度過難關。
而就在夫妻二人一籌莫展時,又有人上門找到井手,表示要出錢請她幫忙建新房。
雖然不是專業做這個的,但此時的他們根本無法拒絕這個工作,于是井手負責空間設計,她的丈夫負責所有木工,房子就這樣建成了,而且大受好評。
這也讓井手看到了機會,索性在當地雜誌上登了廣告,並且以自己的房子為樣板,舉辦了參觀見學活動,沒想到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而訂單也隨之增加。
不久,井手就和老公一起成立了設計公司。此時的她,已經35歲了。
她一邊接單一邊自學空間設計,先後設計了30多套房子,在當地逐漸有了名氣。不僅償還了債務,還積攢了不少積蓄。
第4套房&夢碎
為了和老公擁有更多私人空間,井手在箱根建了一棟別墅,整體是西班牙風格的,也是她的第4棟房。
房子裡的全套傢俱都是他們出國旅行時,從國外的度假村直接包圓兒了運回來的。
當時的井手還以為,終于過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了。
不過,這棟房子並沒有給她留下太多美好的回憶。
半路出家的房屋設計,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為了這份事業,井手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好在努力沒有白費。
但正當自己的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井手發現老公出軌了…
她瞬間崩潰了:「我一直以來的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呢?」
背叛無法原諒,就這樣,井手在35歲有了自己的事業,又在40歲之前,結束了自己的婚姻…
離婚後,第4棟房子就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了,她果斷賣掉了那棟別墅,又建了一棟房子,既是家也是工作室。
第5、6套房&重生
在第5棟房子裡,她度過了每日忙于育兒和工作的40代,忙碌但卻充實。
而經過了破產和離婚的兩次打擊後,井手變得更淡然了,也意外找到了獨處之道,亦不再對婚姻抱以幻想。
孩子逐漸自立,井手也終于開始享受起生活來,賣掉了第5棟房。
說起來也很神奇,因為品味實在太好了,而且選的傢俱也都很講究,所以買家買房時幾乎都不講價,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把傢俱也一起買下。
所以每次賣房,井手都能大賺一筆。
第6棟房子建在海邊。
在這裡,井手每晚聽著海浪聲入眠,清晨一睜眼就能看到絕美的海上日出。
但是海邊太潮濕了,保養房子十分困難,再加上年紀漸長,海邊已經不太適合自己生活了。
所以,幾年後井手就將房子賣給了身邊一位對這房子「垂涎已久」的朋友。
52歲之後,井手將公司讓給了別人,開始了自己一人兩狗一貓的退休生活。
一人兩狗一貓
退休後,她便著手建造自己的第7棟房子,作為自己晚年的安身之所。
因為很多家人和朋友都生活在鐮倉,所以她就將自己最後的家定在了這裡。
地處小山丘,四周很安靜。和兩隻狗一隻貓生活在一起,也可以放心讓它們在院子裡玩耍,很安全。
她建過各種各樣的房子,最後還是覺得平房、有簷廊的老式房子住起來最舒適。
面積不到60平,一室一廳,不大不小剛剛好。
井手說:「如果只想被喜歡的東西包圍,放棄也很重要」,所以她在購買物品時,只買對的。
有從巴黎買回來的門把手,也有從摩洛哥買回來的裝飾品,還有印度的毯子,法國的傢俱…每一件都有故事,能讓人感受到人生本身。
經過多年的努力,她終于將自己的第7棟房子,打造成了理想的「最後居所」。
院子裡,她還打理出了農田區域,種了很多自己喜歡的蔬菜:番茄、胡蘿蔔、小蔥、香菜…
一到春天,滿院可可【愛☆愛】的小花兒競相開放,清風拂過、仿佛院子裡的自己也與自然融為一體了。
現在的井手,覺得晚年都將會這樣度過了。
但誰又能預知,在未來等著她的,又會是怎樣的驚喜和猝不及防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