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地震多發國,
日本民眾對地震,
可以說是早已習以為常了。
但是近期高頻度的地震,
還是讓他們慌了神,
不少人開始擔心,
是不是傳聞中的特大地震近了?
其實,日本大大小小的地震一直不少,但今年,似乎格外的多。
就拿這個月來說,12月2日,日本茨城縣南部,發生了震度為4級的地震。
12月3日,日本山梨縣富士山附近,以及和歌山縣先後發生了震度為5級左右的地震。
12月4日到12日,位于日本鹿兒島南部的トカラ列島,在一周內就發生了258次地震。其中最大震度,甚至達到了5級!
由于頻繁發生地震,住在這個島上的居民們,還被安排緊急避難。直到22日,他們才陸續返回到島上生活。
除此之外,在上上個月,也就是10月7日這天晚上,日本千葉縣西北部也發生了震度為5強地震。這次地震還是自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以來,東京都23區首次觀測到震度為5強的地震。
頻頻發生地震,不僅民眾心慌,就連日本內閣這次都坐不住了。
12月21日,日本內閣針對千島海溝和日本海溝可能發生的巨大地震,做出了災害預估,並首次面向民眾進行了發表。
據了解,這份地震災害預估報告,是以日本海溝和千島海溝作為震源,如果在冬季發生9級以上地震,並且發生30米海嘯的情況下做出的設想。
日本政府預估,當千島海溝發生9級以上地震,北海道東部中心將引發20米以上超巨大海嘯。
將導致北海道、青森、岩手等7個地區10萬人死亡,約8萬4000棟房屋被毀,經濟損失將達到16兆7000億日元。
但是!如果是日本海溝發生了9級以上地震,那麼災害嚴重程度將會是千島海溝的2倍以上!
東北、北海道各地區都將出現10米以上巨大海嘯。
死亡人數將有19.9萬人,被毀住宅22萬棟,經濟損失更是將達到31兆3000億日元!
更可怕的是,遇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因為失溫,被慢慢冷到去世。
有專家指出,以往日本發生的大地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集中在了天氣最為寒冷的冬天,而12月到2月這期間是最密集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得,發生在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
雖然有資料統計,當時的遇難者有9成是因為海嘯溺水。但其實,直到現在也有很多疑惑的聲音。
因為地震是發生在天氣較為寒冷的3月,所以專家們認為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遇難者,其實是死于失溫。簡單來說,也就是體內熱量流失長時間大于熱量供給,慢慢的冷到去世了。
不管是日本海溝,還是千島海溝發生了9級以上的大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都是集中在氣候嚴寒的東北地區和北海道地區。
這也代表,即使人們躲過了地震和海嘯,跑到露天高臺避難等待救援,他們還要長時間在極低的溫度下度過。
在冰天雪地的情況下,失溫是非常容易出現的。
所以,在政府發佈的地震災害預估報告中也很明確指出:日本海溝發生地震時,或有4萬2千人死于失溫。千島海溝發生地震時,或有2萬2千人或有可能失溫。
為應對失溫,北海道地方政府目前也在積極做出措施。
北海道廣尾町的新避難設施已經在12月17日完工。避難設施建在了標高43.6米以上的高臺上,可以完美避過預估中最大的25.4米的海嘯!
在這些避難設施裡,設置了發電機、供暖設備、淋浴室、小廚房等。可以保證那些躲過了地震和海嘯的居民,有保暖休息的地方。
另外,這些避難設施內還準備了食物和生活物資,供40人生活3天是沒有問題的。
這兩天在谷歌上搜索日本地震,出來的全是有關這次日本內閣發佈地震災害評估的新聞。總感覺地震隨時要來,莫名覺得心慌...
雖然我們不能預測災難,但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將傷害降至最低。該準備的防災物資一定要準備好,還有保暖小物也是一定不能少的。
最後,還是希望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