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日本料理,以昂貴而著稱,但是對歷代日本天皇來說,日本料理是必需品嗎?
恰恰相反,近代以來的幾個日本天皇,一個人為吃而死,其餘全部嚇得引以為戒,那麼他們的食譜上,都有些什麼菜呢?
據記載, 1872年1月24日,明治天皇第一次吃肉。
明治天皇吃肉的新聞
當時的明治天皇自己恐怕也沒想到,一吃,徹底愛上了牛肉。
現在的成田機場,日本最大的機場,所用土地曾經被專門劃為皇家養殖場,養牛供明治天皇食用。
牛肉壽喜鍋,牛排,烤肉,都愛吃,據說法國料理菜單上的牛肉做法,明治天皇個個喜歡,皇室的官方料理也被確定為法國料理,而不是日本料理。
除了牛肉外,明治還愛吃高熱量的豬肉、羊肉,河魚肉,不愛吃低熱量的海魚肉。
據說對壽司、刺身,明治一概興趣不大。
重現的明治天皇晚餐
飯團這種簡樸的食物,如果上呈給明治天皇,直接會讓明治以「沒有硬菜」為理由發怒。
有些電視劇裡,塑造了甲午戰爭期間一天只吃一個飯團的明治天皇,和每頓二百個菜的慈禧太后作對比,但實際上,事實恰恰相反。
誰讓我吃的不開心,我就讓誰一輩子不開心
據日本美國學者唐納德·基恩研究,身高一米七左右明治天皇,非常在意自己的體重,他的標準體重是六十多公斤,因此看到一份報紙說自己有75公斤時,明治天皇直接把報紙扔到了一邊。
後來,明治天皇又胖了,體重達到90公斤。
即位時沒吃過牛肉,很瘦
吃了牛肉,胖了
吃多了牛肉,只能照側臉了,聽說顯瘦
這怎麼都不像是一天只吃一頓飯,吃飯只吃一個飯團的結果。
到後來,明治天皇甚至一度達到了97.5公斤。於是到了晚年,明治天皇就不怎麼喜歡照相了。
吃的多,吃的油膩,直接的結果就是容易得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
1912年,明治天皇的糖尿病惡化為尿毒癥,並因而逝世,只活了60歲。
臣民們,默哀吧,明治大帝告訴我們血糖不能太高啊
總結自己爺爺明治天皇的教訓,昭和天皇的座右銘是:
要少吃,要吃好,不好吃。
為防止昭和天皇也得糖尿病,天皇的廚房就立了一個規矩,天皇每天攝入的卡路里,不能超過1800大卡,總鹽分不能超過10克。
天皇一定要隔7小時才吃晚飯,因為食物充分消化,脂肪充分燃燒,至少需要5小時以上,進食間隔過短,會讓血糖上升。
一聽血糖高,昭和天皇就會急的跳起來。
吃飯,首要是吃健康。
昭和天皇一日的食譜:
早餐(7點):燕麥粥、吐司、小蕪菁奶油煮、沙拉(沙拉)、水果、煮冷水(開水)、茶、牛奶。
午餐(12點):湯、麥飯、矢柄魚、味噌八頭、黃油煎豆芽、鹹菜、水果、茶、牛奶。
晚餐(19點):湯、牛肉末包燒、洋蔥黃油炒麵包、水果、乳酪(牧場製作的乳酸飲料)、茶、牛奶。
昭和天皇的精緻早餐,少而精
前皇宮廚房和食組組長——谷部金次郎,曾經按照昭和天皇食譜,推出了一種天皇套餐賣錢。
皇家套餐本來應該非常貴,但這個套餐很便宜,售價三千日元,在日本,也就是三碗拉麵的價格。
但很多日本人去吃了,才發現,被坑了,不值這個錢。
套餐裡只有雞蛋餅、菠菜、醃菜、烤魚、還有粥,就這些。
谷部金次郎說,這就是天皇長壽的秘訣,昭和天皇比明治天皇整整多活了28歲,吃的就是這些健康食物。
還能說啥呢?掏錢吧。
昭和天皇就吃這些(特寫顯得碗大點兒)
已經退位的平成天皇,一向以親民的形象示人,他又喜歡吃什麼食物呢?
想到天皇陛下也在吃這大便一樣難吃的咖喱我就心理平衡了
嘿,小子,想不到吧,大爺吃的能和你一樣?
京都長岡京市長小田豐在天皇視察時,親眼目睹了天皇親自吃便當的全過程。
他說:「陛下每一口都吃的很仔細,一個便當吃了一個多小時,我早吃完了,陛下還在慢慢吃,還對每一種食材都很關心,不斷問我’這是啥‘,’這又是個啥‘?「
據御醫介紹,吃的慢更容易幫助消化,不容易得糖尿病。
看來天皇家族世世代代都對糖尿病充滿恐懼。
據說平成天皇日常基本食譜和昭和天皇一樣,少吃,吃好,簡單地吃。
但是出訪時,接待方硬菜上的多,或者吃自助,平成天皇就刹不住車了。
第二天就會胃脹,為吃多而胃脹。這時,在回到禦所的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會拿出用牛奶煮麵包的「麵包粥」和「生菜湯」。
怎麼還不上菜啊?吃那麼少真的很容易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