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并不是我們理解的「一無所有」

珮珊 2022/08/05 檢舉 我要評論

每個人都需要快樂,我們會說「新年快樂」、「生日快樂」這樣的祝福語句,說給對方的同時其實也寄托了自己的內心訴求。

可是,在工作、家庭的各種壓力之下,無論是業界精英、還是普通打工人,為了平衡日復一日積累的負面影響,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便自然的開啟了買買買的快樂獲取方式。

一次只為達到情緒上的平衡而進行的購物,似乎讓那些壓抑、陰郁統統煙消云散,當我們提著滿載的購物袋走出商場時,大腦深刻的記下了這次消費所產生的愉悅。于是,作為生物本能,很快就會有第二次的購物,然后一發不可收拾。因為,這其實是一種成癮性,只有不斷地提升購物次數和金額,才能暫時平復那越來越強的抑郁、空虛、寂寞、無助。

隨著家里各種有用或無用物品的不斷堆積和越來越癟的錢包,人們在不敵新一輪的焦慮進攻時,只能再次用購物來平衡,如此惡性循環。

直到有一天,終于崩潰。

這時,一種叫做「極簡主義」的生活理念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于是,像大海中的燈塔一樣,瞬間照亮了迷失者的心。焦頭爛額的人們開始按照極簡主義的指引,將買來的物品統統處理,或二手折價賣掉,或直接扔掉。直到生活的空間恢復如初,內心也暫時恢復了平靜,充滿對高質量生活的期待。

可是,問題解決了嗎?并沒有。

生活還是之前的狀態,負面情緒還是會一天天的積累,終于又到了難以控制的時刻。于是,終于在一萬次的思想掙扎后,又開啟了新一輪的買買買,直至又一次地崩潰,扔掉所有東西,進入下一個大循環。不只沒有變得更快樂,還浪費掉了一筆筆的錢,真是欲哭無淚。

可是,「極簡主義」明明告訴我們,把東西扔掉,就可以擁有真正的快樂,為什麼照做了,可實現總是會有那麼大的差距呢?似乎陷入了一個永遠也逃不出的魔咒。

其實,這是我們對「極簡主義」的產生了誤解。

「極簡主義」的精髓在于:不是要你一無所有,而是要你穿越物質的海洋,找到真正重要的東西。

極簡主義生活先鋒約書亞和瑞安兩人,通過一步步的體驗,真正領略了極簡主義的真諦,他們舍棄了生活中多余的東西,從而讓自己擺脫開物質對自己的身體進而對精神的控制,自己全身心得以超越物質,集中精力追求生命中最重要的五種價值:健康、人際關系、熱情、成長和奉獻。并在真正收獲到這種生活狀態的好處后,將這種理念分享給各地方、各階層的人們,幫助眾多困于物質的人走出原有的混亂生活,逐步獲取簡單快樂的生活。

很多人對極簡主義的簡單理解是:你不應該有車、有房、有生活用品、有喜歡的電子產品和衣服,你的房間應該空蕩蕩,這樣每天就可以好好學習、好好休息,最終獲得幸福人生。其實,極簡主義本身跟這些說法任何一條都毫不相關,只不過,如果你想那麼做,它倒也算是一個還過得去的想法。

重點是,極簡主義是一個幫助你獲得自由的工具——遠離恐懼、煩惱、重壓、內疚、抑郁及束縛的自由。真正的心靈上的自由。這件工具我們用它來獲得人生的滿足感。極簡主義中沒有規則。

確切地說,極簡主義只是去除生活中那些無關緊要的事物,從而使我們能夠專注于最重要的東西——而它們事實上根本就不是實物。

約書亞和瑞安總結到,極簡主義對我們有所助益,體現在以下幾點:

1.取回我們的時間。

2.讓我們擺脫多余的東西。

3.享受我們的生活。

4.探索我們生活的意義。

5.活在當下。

6.專注于重要事物。

7.追求我們的熱情。

8.尋找幸福快樂。

9.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情。

10.找到自己的使命。

11.體驗自由。

12.創造更多東西,消耗更少東西。

極簡主義是怎麼幫我們做到這些的?極簡主義是一種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極簡主義者選擇擺脫非必需的東西,把握重要的事物,而對優先級的劃分則取決于你自己。極簡主義者不是通過某種東西,而是通過生活本身來尋找幸福。

因此,生活中何者重要、何者多余完全取決于你自己。所以,它本身是沒有任何嚴格的準則或成套規矩束縛的。并不是一些人理解的,要完全杜絕那些讓人「玩物喪志」的東西。

通過極簡主義,我們獲得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我們便可以開始更重要的事情,包括關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社區的活動,并讓自己回復對他人的熱情和接受他人的熱情,在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上投入更多,而當這些事情都在向更好的方向轉變時,人們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真正領略極簡主義的魅力,開啟自己真正有意義的生命之窗。讓這個世界少一份虛妄與焦慮,多一份純真與寧靜。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