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情侶撿垃圾上癮,生活「零浪費」,網友:活成多少人羡慕的樣子~

爱分享 2020/12/04 檢舉 我要評論

關於理想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和期待。

在城市的喧囂中人們渴望追尋內心的寧靜,

在簡單的鄉村中人們渴望突破自己的圈層。

也許是遠方的詩歌太撩人,

人們總是忘記在藝術家畫中的良辰美景,

就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之中。

01

餘元的家裡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一眼望去,最顯眼的是2個放滿垃圾的小玻璃罐。

這是她和男朋友2人,3個月裡產生的所有垃圾。

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但餘元卻說:

「原本可以更少。」

這是我一個幾乎每隔幾天就收一次快遞的「丁工人」,不敢想像的生活。

她到底有多「省」呢?

拉開衣櫃,2年來所有衣物加起來兩隻手就能數完。

鞋櫃裡那雙牛皮靴,是在男朋友Joe家鄉的市集上花4塊錢買的。

▲4塊錢買的皮靴

除了普通衣物,餘元還發現了一種能反復使用12年的衛生巾 (月經杯),每次只要用熱水消毒3-5分鐘,就能迴圈使用。

▲月經杯 可代替衛生巾,可水洗,可迴圈使用 

家裡唯一的裝飾,是開窗後外面的一幅「自然風景畫」,清新富有意味。

躺椅是在社區垃圾堆裡撿到的,乾乾淨淨,沒有任何損壞,唯一的缺點是布套上有一點油漬。

餘元自己洗了一下,布套立刻煥然一新。

漸漸地,買買買的快感被這樣簡單生活的愉悅感取代。

原來舒適的生活,也可以很「廉價」。

不僅這樣,她還會把自己或朋友用過的瓶瓶罐罐收集起來,洗乾淨後裝乾果或調料,重複使用。

平時出門,餘元有幾件必帶的生活用品:不銹鋼水杯、手帕、尺寸不同的布袋。

無論是去市場還是超市,她都會買散裝的食材,並用自己布袋裝起來。

4年來,她沒點過一次外賣,通常是自己做飯放進便當盒裡,即便出去吃飯,她也會用自己的便當盒和餐具。

▲餘元必帶的生活用品

物質少了,困擾少了,自由多了。

餘元這才發現,不被物質與欲望佔有的日子,也能過得簡單、幸福。

但是幾年前,這樣的生活她想都不敢想。

02

不要看現在家裡幾乎沒有垃圾產生,曾經的餘元也是個停不下來的瘋狂消費者。

17歲那年,她離開武漢老家,瞞著父母來到北京,開始一個人的生活。

和其他年輕女孩一樣,她是網購的忠實愛好者。

每個月還沒發工資,她就規劃好要買什麼東西,工資剛到賬就沒了。

15平米的出租屋裡,東西越堆越多。

床底下、衣櫃、牆角塞滿各種各樣、甚至連自己都遺忘了的東西,衣服加起來足足有4、500件。

堆積如山的衣物不僅擠佔空間,還浪費時間精力,每天早上光選衣服穿,就要花上十幾分鐘。

最誇張的時候,房間擠得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買買買的快樂是短暫的,因為買完之後,除了留下一堆無用的垃圾,只剩乾癟的錢包。

想扔掉,又不捨得,即使永遠都不會用到,但依然覺得,扔掉了,就永遠失去了。

在偌大的城市裡,每天兩點一線,自己仿佛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生活工具人。

只有靠物質的堆積,才能給忙碌的生活一點安慰,證明自己也曾在這座城市擁有什麼。

於是便陷入到一種人類情感裡「即使無用,也無法拋棄」的怪圈。

直到2016年春節。

房東告訴她房子賣掉了,要她在兩周內從出租屋裡搬出來。

餘元看著自己的東西,愣住了,無從下手。

整理東西時的煩躁,讓她深刻意識到,自己的生活被「無用」充斥。

一次偶然的機會,餘元看到美國一個四口之家一年只產生一罐垃圾的視頻,深受觸動。

她決定徹底改變。

經過一段糾結,她留下了十分之一的東西,帶到現在這個60平米的新家。

對於餘元來說, 擁有越多,負重越多。

毫無目的地買回來一堆東西,卻沒有肩負起發揮它們最大價值的責任。

說白了,這就是一堆白白佔據生活空間、還消耗她心情的垃圾。

曾經消費得到的東西,現在正逐漸消費自己。

她很清楚,如果不強制自己改掉愛買東西、愛浪費的習慣,即便有了新的開始,生活仍然會亂糟糟,背負很多難以割捨、卻又毫無意義的壓力。

於是她開始「省」著過日子。

03

餘元越來越喜歡這種沒有過度欲望,內心卻很充盈的生活。

現在的她,會把每天早上挑選衣服、平時收拾房間的時間省下來,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她學會了把食物殘渣變成黑金土肥料養花;

還會自己製作牙刷、牙膏和沐浴液,用的都是無添加、可降解的原料;

只要能自己做的,她都自己動手做。

如果真的看上一件商品,她會反復問自己:

再三考慮,她才會買下來。

如今的她,已經習慣了「不消費生活」。

她放棄了外企的高薪工作,開了一家小店,起名:THE BULK HOUSE (零浪費無包裝商店)

店裡的商品又80多種,全都是自己製作的生活用品和舊物改造的新品。

生活成本降低不少,儘管沒有穩定的收入,但日子反而比之前過得更舒適。

▲零浪費無包裝商店

「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取捨,也更加專注,我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別人希望我要什麼。」

回想起自己愛買東西的時候,往往也是最浮躁的時候。

今天工作遇到糟心事,買!

明天同事作妖自己心情不好,買!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天的第一個包,買!

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什麼都要有。

於是一邊喊著貧窮,一邊又心甘情願把購物車塞滿。

發現了嗎?越是浮躁,越漫無目的,就越容易被消費主義洗腦。

而這些衝動消費的產物,最後的歸宿大多是某個你不會再記起來的角落。

多餘之物日積月累,扔了又虧,畢竟當初買下來也是花重金;

不扔又仿佛時刻提醒自己:曾經有多愚蠢,才會花這麼一筆冤枉錢。

再想想自己辛辛苦苦交房貸買來一平米幾萬塊的房子,現在居然用來放垃圾。

除了悔恨而不得宣洩的痛,別的什麼也沒有。

最後,這些淩亂的東西除了會壓榨空間,還會壓榨時間精力、壓榨情緒、壓榨生活。

未經審視的物品,不是你擁有它們,而是它們佔有你。

楊絳曾經說過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真正的極簡,是剔除生活中的「雜」,留下時間和空間給自己靜下來思考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讓真正的自我清晰起來。

過得好不好,和擁有多少物品毫不相關。

不要讓物品定義你,也不要讓你的生活被物質捆綁。


她的世界很簡單,

創造美的事物,記錄美的事物。

內心的強大才可以保障

詩意的生活不被過度打擾。

原來生活可以如此詩意,

這樣就夠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